送林彦宾重庐州省兄

斗酒不忍别,空歌叹离群。

梦随楚天鸟,心逐淮山云。

九月梨花红,千门响砧杵。

朝拂车上霜,暮投月中墅。

一别连枝几断魂,秋风又念鹡鸰原。

此行莫作分飞雁,看尔双双归故园。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送林彦宾重庐州省兄》表达了诗人与友人林彦宾离别的深深不舍和对相聚时光的怀念。首句“斗酒不忍别”,以酒为媒介,写出离别时的难舍之情,酒似乎不足以表达心中的愁绪。接着,“空歌叹离群”描绘了诗人独自唱歌以抒发离别之悲,感叹自己被孤独所包围。

“梦随楚天鸟,心逐淮山云”运用了象征手法,将梦境和心绪寄托于飞翔的鸟儿和飘荡的云彩,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远行的想象和对自由无拘的向往。接下来的诗句“九月梨花红,千门响砧杵”,通过秋天的景色和砧声,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暗示着离别后的寂寥。

“朝拂车上霜,暮投月中墅”描绘了友人旅途的艰辛,早晨霜降,傍晚投宿,流露出对友人的牵挂。最后两句“一别连枝几断魂,秋风又念鹡鸰原”,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分离后思念的深切,以及对团聚的期盼,希望他们如鹡鸰鸟般早日归巢。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寄寓,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离别的哀愁。

收录诗词(1328)

王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字:安仲
  • 籍贯:长乐沙堤
  • 生卒年:1343-?

相关古诗词

题林良箴琴乐卷

太朴日已远,希音竟谁怜。

见君奏流水,邈然无徽弦。

弦中掩抑多深思,世上谁能识君意。

爱客宁无沽酒资,得钱祗是修琴费。

四十年高尚不官,琴心应与道心閒。

羡君布衣能自乐,知君一瓢能自宽。

兴来拂宫羽,泠然转清商。

脱略徽轸外,人琴两相忘。

阴林折竹寒萧洒,暗水流冰雨飘瓦。

雪海凉天落雁秋,空山腊月乌啼夜。

山妻听曲欲忘贫,稚子弄弦心亦淳。

闭门不受知音赏,应似悠悠太古民。

形式: 古风

陈平叔醉墨堂

黄山笔冢连糟丘,墨池酒泉相映流。

霜毫画酣玉薤露,云笺夜酗蒲萄秋。

黄山中人鹖冠子,身裹绿萝著双履。

萧洒唯应继右军,濩落偏能如长史。

山人草圣自豪雄,何事栖迟酩酊中。

年过五十无名位,其奈萧然沧海东。

砚屏颠倒乌皮几,落日垆头睡初起。

向壁凭陵小吏惊,据床挥霍郎官喜。

七闽大姓五陵儿,握粟持金岂顾之。

心同气合即挥洒,归卧山中无所为。

想当脱腕临池处,兴入寥天与神遇。

深沈铁绠锁寒蛟,偃蹇乌藤絓高树。

鱼丽云鸟势萦纡,疑是将军破骨都。

骖麟翳凤何飘忽,倏忽仙游蕊珠阙。

又如祇苑说空禅,灵花历乱迷诸天。

离丽落磊千万态,流水行云皆自然。

醒来不记濡头墨,千尺寒涛照眼白。

淮海仍传宝晋风,长沙复见藏真迹。

黄山茆宇思悠悠,柿叶青青覆酒楼。

白头未遂中书贵,风流亦似醉乡侯。

形式: 古风

黄氏小圃

汉阴丈人心不羁,生小灌园无是非。

宁辞白发常抱瓮,大笑傍人皆用机。

吾观夫子偏同调,未肯逢时发哂笑。

五十仍无簪冕荣,半生独得丘园妙。

君家累叶尚高节,太华三峰见秋月。

仙都白首卧松云,官署清风洒兰雪。

霜露凄凄薄故林,几回风木感情深。

疏灯细雨怀亲梦,白石清池养道心。

药栏花径青山下,若比平泉更潇洒。

清斋时对去官人,习静长留采芳者。

涧水世事日灌园,浮云世事不须论。

从教纨绮轻荷叶,不分膻腥薄菜根。

有时兀坐榕阴里,悠悠目送孤鸿起。

向人不饮少陵杯,开口常轻马迁史。

燕綵堂深日日春,来清堂上好娱宾。

嗟予江海流离客,愧尔林泉淡荡人。

形式: 古风

题邑造士吴中美胡山书室

邺侯架上书如积,金薤琅玕映奎壁。

纵横断墨莽多岐,浩荡真源了无迹。

延陵书舍带湖山,湖上书声掩霭间。

闭户不知秋叶落,卷帷或见暮云还。

山童洗砚春池黑,仙侣吹藜夜烟白。

半榻清晖草带间,一帘风露芸香夕。

青春衣綵尚趋庭,永日琴尊复聚星。

吟边狭水牵长镜,醉里青天扫画屏。

几年在泮非常调,犹未携书发西笑。

心迹空冷鱼鸟知,文章已作簪缨料。

同辈纷纷似子稀,诵诗三百解人颐。

愁君便逐青云去,谁共山中薜荔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