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邑造士吴中美胡山书室

邺侯架上书如积,金薤琅玕映奎壁。

纵横断墨莽多岐,浩荡真源了无迹。

延陵书舍带湖山,湖上书声掩霭间。

闭户不知秋叶落,卷帷或见暮云还。

山童洗砚春池黑,仙侣吹藜夜烟白。

半榻清晖草带间,一帘风露芸香夕。

青春衣綵尚趋庭,永日琴尊复聚星。

吟边狭水牵长镜,醉里青天扫画屏。

几年在泮非常调,犹未携书发西笑。

心迹空冷鱼鸟知,文章已作簪缨料。

同辈纷纷似子稀,诵诗三百解人颐。

愁君便逐青云去,谁共山中薜荔期。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题邑造士吴中美胡山书室》描绘了一幅文人书房的静谧与雅致画面。首句“邺侯架上书如积”以典故起笔,暗指书室主人藏书丰富,如同邺侯曹植的藏书之丰。接下来的“金薤琅玕映奎壁”形容书籍如金玉般璀璨,映照着墙壁,显得书香满室。

“纵横断墨莽多岐,浩荡真源了无迹”两句,通过描绘墨迹纵横,书卷深奥,展现出读书人的学问广博和深沉的学识。书斋环境宁静,如“延陵书舍带湖山”,湖光山色与书声相映成趣,表现出主人的隐逸之志。

“闭户不知秋叶落,卷帷或见暮云还”写出了书斋主人沉浸于书海之中,对外界变化浑然不觉,生活简朴而心境超脱。接下来的“山童洗砚春池黑,仙侣吹藜夜烟白”则描绘了夜晚读书的场景,月光洒在砚台上,伴着藜火,更显清寂。

“青春衣綵尚趋庭,永日琴尊复聚星”描述了书室主人年轻时勤奋好学,成年后依然热爱琴棋书画,生活情趣高雅。最后四句表达了对友人吴中美胡山才华横溢的赞赏,以及对他未来仕途的期待和担忧,希望他能保持本性,不随世俗浮沉。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书室为载体,展现了主人的学识、品格和生活态度,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友人未来的寄望。

收录诗词(1328)

王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字:安仲
  • 籍贯:长乐沙堤
  • 生卒年:1343-?

相关古诗词

送别陈思孝赴天京兼寄董郑二先辈

沙口柳条色,沧波断归鸿。

君承紫泥诏,西上蓬莱宫。

忆君久抱干将器,三尺鹈膏未曾试。

君不见骅骝叱拨人岂知,一蹴方看小千里。

黄金不独累层台,宣室犹闻此夜开。

郭隗已知天下士,汉文偏爱洛阳才。

只今四海同车辙,万乘宵衣候明哲。

报主应怀国士恩,承家莫负郎官节。

郑虔况是槁门客,早晚龙池道相忆。

仲舒三策已成名,阙下相逢亦寄声。

青丝白马金陵道,酒幔河桥对春草。

天朝此去故人多,江海谁怜布衣老。

舟从故里莫停桡,春水桃花半落潮。

自惭落拓空华发,看尔飞腾上赤霄。

形式: 古风

筹峰歌为长乐尹王道斋赋

海上群峰一峰别,群山向下如丘垤。

云开华顶见琉球,天尽沧波带吴越。

元气鸿濛湿不飞,凉霜五月袭人衣。

迥临飞鸟空青外,始识筹峰天下稀。

石林阴洞何冥密,万籁天声散秋色。

南涧飞泉鹤梦清,太阴积雨龙漦白。

我闻伸蒙子,云卧清晖里。

一旦金马门,名高此山水。

忆昨伸蒙骂贼时,悠悠往事亦堪悲。

支离一代忠臣义,感激千秋达士知。

郎官作县先名节,独访遗踪吊前列。

载酒唯浇石上苔,回鞭不醉山中月。

东山歌酒兰亭笔,疏散当年竟何益。

愿君遗爱比桐乡,功名记在筹峰石。

形式: 古风

送长乐林彦衡之嘉禾文学

先生考满家尚贫,十年坐见淮山春。

一官今来未得意,匹马东还喜拜亲。

君家世业多文献,堂上储书万馀卷。

腹中琅玕不自矜,宛西骐骥令人羡。

承恩今复教吴中,禄薄官卑道益崇。

铜墨相逢皆磬折,衣冠骈立竞趋风。

闽天九月秋萧索,寒叶吹霜雁边落。

垆头酌酒醉黄花,大堤凉月照金沙。

金沙堤上愁为别,一片孤帆度江浙。

若遇三衢见故人,为言白发镜中新。

形式: 古风

题张师夔木石

荒村怪石连树根,古苔蒙茸野棘繁。

蛟龙腾空虎豹蹲,寒霜落月啼清猿。

石门窈窕通仙源,我欲飘飘绝世喧。

栎山老人无复存,往往人间惊墨痕。

梦著银箫亦断魂,垂萝飞鸟如可扪。

石泉泠泠洗心言,白云飞来谁与论。

形式: 古风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