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徐景道尉武宁二首(其二)

黄绶补一尉,还依水竹居。

身随南渡马,书寄北来鱼。

风俗谙邻并,艰难试事初。

官閒莫歌舞,教子诵诗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得到一条黄色的绶带任职为尉官,回到靠近水竹的居所。
跟随南渡的马匹,通过书信与北方的朋友保持联系。
熟悉邻里间的风俗,初次尝试应对生活的艰辛。
在官位空闲时不要沉迷于歌舞,要教导孩子读书学习。

注释

黄绶:古代官职象征,黄色的绶带表示较低级别的官职。
尉:古代官名,低级武官。
水竹居:靠近水边竹林的住所,暗示清静生活。
南渡:指从南方迁徙或渡过河流。
北来鱼:比喻来自北方的朋友,书信如同鱼儿传递信息。
风俗:当地的风俗习惯。
邻并:邻居和乡亲。
艰难:困难和挑战。
事初:开始做事,初次承担职责。
官閒:官职空闲的时候。
歌舞:娱乐活动。
教子:教育孩子。
诵诗书:读诗书,指培养孩子的文化素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送徐景道尉武宁二首(其二)》中的第二首。诗中表达了对朋友徐景道赴任武宁尉职务的送别之情,以及对他在新的环境中生活的建议。

"黄绶补一尉,还依水竹居",描述了徐景道接受了一个低级别的官职,但仍选择回归自然,居住在水边竹林之中,体现了他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的淡泊。

"身随南渡马,书寄北来鱼",通过"南渡马"和"北来鱼"的意象,寓言徐景道将要离开南方前往北方任职,只能通过书信与友人沟通,表达了离别的遥远和对友情的珍视。

"风俗谙邻并,艰难试事初",祝愿徐景道能够适应当地风俗,勇敢面对任职初期的困难和挑战。

最后两句"官閒莫歌舞,教子诵诗书",告诫他在官闲之余,不要沉溺于享乐,而应注重教育子女,让他们通过读书学习提升自我。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关怀,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黄庭坚诗歌的深沉内涵。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送徐景道尉武宁二首(其一)

李苦少人摘,酒醇无巷深。

当官莫避事,为吏要清心。

葛藟松千尺,寒泉绠百寻。

公朝有汲引,吾子茂徽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送莫郎中致仕归湖州

霅上多高士,君今又乞身。

中年谢事客,白日上升人。

静泛苕溪月,閒尝顾渚春。

滔滔夜行者,能不愧清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送顾子敦赴河东三首(其三)

揽辔都城风露秋,行台无妾护衣篝。

虎头妙墨能频寄,马乳蒲萄不待求。

上党地寒应强饮,两河民病要分忧。

犹闻昔在军兴日,一马人间费十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顾子敦赴河东三首(其二)

家在江东不系怀,爱民忧国有从来。

月斜汾沁催驿马,雪暗岢岚传酒杯。

塞上金汤惟粟粒,胸中水镜是人材。

遥知更解青牛句,一寸功名心已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