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初交二月草蒙茸,邻里纷纷去折蓬。
柳下闭门非懒出,苦无筋力趁儿童。
这首诗描绘的是宋代诗人葛天民在仲春时节的所见所感。首句“初交二月草蒙茸”写出了早春二月,草木开始生长,一片嫩绿的景象,"蒙茸"二字形象地表现出草的生机勃勃。接下来的“邻里纷纷去折蓬”则描绘了邻居们纷纷出门采摘蓬草的情景,可能是在利用蓬草做某些用途,如编篮子或喂养家禽。
诗人自己“柳下闭门非懒出”,选择留在家中,看似懒散,实则是“苦无筋力”,身体状况不佳,没有足够的力气像邻居那样活动。这里的“苦无”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和自嘲,同时也透露出他对身体状况的担忧。
整首诗通过日常生活细节,展现了诗人对春天景色的欣赏以及对自己身体状况的感慨,语言质朴,情感真挚。
不详
徙台州黄岩(今属浙江)曾为僧,字朴翁,其后返初服,居杭州西湖。与姜夔、赵师秀等多有唱和。其诗为叶绍翁所推许,有《无怀小集》
落梅如雪雨如麻,最怕春寒是杏花。
病后不能涓滴饮,可怜芳信到贫家。
连天芳草雨漫漫,赢得鸥边野水宽。
花欲尽时风扑起,柳绵无力护春寒。
一言已出驷难追,赖得君王放过伊。
杨子江心杭折苇,浪头何似问头危。
寒食少逢天气佳,十朝九日雨如麻。
新巢唯有燕生子,小巷已无人卖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