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不止鲁漕有二诗因次韵(其一)

青春能几何,况已过寒食。

此时对东风,一日亦可惜。

正好倒清尊,呼妇戛鸣瑟。

胡不少自宽,兀坐有忧色。

一春雨已多,连日风更力。

安得补天漏,坐待江月白。

形式: 古风

翻译

青春能有多少时光,更何况已经过了清明时节。
此刻面对着春风,哪怕只有一天也值得珍惜。
正好把酒杯斟满,唤来妻子弹奏瑟乐。
为何不稍微宽慰自己,独自坐着却面带愁容。
整个春天雨水频繁,连日来风势更加强劲。
怎样才能修补苍穹的漏洞,只能坐着等待江面月光皎洁。

注释

青春:年轻的岁月。
几何:多少。
况:何况。
过:度过。
寒食:清明节前一两天,古人习俗禁火吃冷食。
东风:春风。
一日:一天。
可惜:值得珍惜。
倒:斟满。
清尊:清酒杯。
呼妇:唤来妻子。
戛鸣瑟:弹奏瑟乐。
胡:为什么。
兀坐:独自坐着。
忧色:愁容。
一春雨:整个春天的雨水。
连日:连续几天。
风更力:风势更加强劲。
补天漏:修补天空的漏洞(比喻指止雨)。
江月白:江面明亮的月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里坐视风雨,感叹时光易逝的情景。开篇“青春能几何”表达了对青春短暂的无奈和珍惜之情。紧接着,“况已过寒食”指出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定阶段,即便是寒食节气已经度过,意味着春天已经来临。诗人在这样的时节里,对着东风感慨,认为一日之间也值得珍视。

“正好倒清尊,呼妇戛鸣瑟”则转换了情境,似乎是在室内的场景,倒酒之余,呼唤妻子一起弹瑟(一种古代乐器),表达了一种生活上的安适与对家庭的依赖。

然而,“胡不少自宽,兀坐有忧色”却又转折至内心的忧虑,诗人似乎在提醒自己不要总是沉浸于忧愁之中,要学会自我宽慰。接着,“一春雨已多,连日风更力”则是对外部环境的描述,强调了春天雨水的频繁和风力的加剧。

最后,“安得补天漏,坐待江月白”表达了一种超脱之想,似乎诗人希望能够修补天上的漏洞,或许只是一个比喻,表示想要在这多风多雨的日子里找到一份宁静,等待着夜晚明亮的月光。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时光流逝、生活情趣和自然环境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对于生命、时间和自然界的深刻体悟。

收录诗词(1146)

吴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 字:明可
  • 号:湖山居士
  • 生卒年:1104—1183

相关古诗词

癸巳岁邑中大歉三七侄捐金散谷以济艰食因成三十韵以纪之

吾家谓侄非常儿,自幼读书尝下帷。

平居事母尽孝道,力供子职曾无违。

辛勤农亩三十载,顿立门户成家肥。

耻同流俗事骄吝,好贤乐业常怡怡。

闻人急难如在己,见义踊跃无不为。

造桥砌路未为德,折券释逋未足奇。

究其存心用意处,尤在邑人艰食时。

此邑山多土田少,民贫自昔难支持。

其间岁收数百斛,已为富室他可知。

况复今年苦亢旱,州里远近咸告饥。

田畴弥望总如燎,细民未免俱流移。

纵使人能保常产,亦复有甑无米炊。

虽幸朝家行赈济,正恐未能遍群黎。

往往倾村走山谷,荷锄掘地寻蕨萁。

取根为粉虽可饱,食之既久人亦羸。

春来必至生疫疠,死填沟壑夫何疑。

吾侄见之轸忧恻,首议倡率输家赀。

既捐青蚨二百万,犹恨籴贵难疗饥。

庾中仅存二千石,一旦倾倒尽散之。

此心但欲济邻里,身外浮名非所希。

吁嗟薄俗务贪鄙,计较升斗争刀锥。

徒知富有可润屋,岂虑人怨亲戚离。

有如吾侄为此举,吾乡自古应亦稀。

小惠所施固未博,风义自足洗浇漓。

傥使人人皆若尔,千里岂复忧馁时。

第愿吾侄广此意,所为尽从今日推。

阴功在人天心报,会俾尔寿膺繁禧。

梓里遗芳传未艾,世有子孙攀桂枝。

岂惟同里共歆艳,亦使吾侄增光辉。

老夫无以示旌劝,聊为吾侄题此诗。

形式: 古风

送朱彦聪和韵

伤时已老壮夫颜,可使分携一日间。

细细梅花薰别酒,依依寒日淡前山。

由来世上知音少,况是人生会面难。

他日诗成能念我,寄来莫放驿筒闲。

形式: 七言律诗

送春有感

物物俱有情,情尤钟我辈。

况复病且衰,白发不相贷。

今日送残春,倍觉生感慨。

正恐明年春,此身不复在。

忆昔少年时,逢春便倾盖。

五十六年中,相亲复相爱。

春虽自天来,祇在花丛内。

常忧地不宽,栽花容有碍。

买山敢论钱,惟恐力不逮。

花开即欲看,花好还须戴。

诗必为花吟,酒必与花对。

醉则卧花间,岂事形骸外。

醒复绕花行,视之过粉黛。

从人笑我狂,我作童儿态。

自云尽此身,与春长相会。

人事苦相争,花谢春亦退。

我欲苦留春,春去不少待。

为春搅离肠,寝食俱忘废。

悲来不可禁,未免歌慷慨。

我当保馀龄,相见犹可再。

若或径溘然,遂成永分背。

愿春略踌躇,一樽容我酹。

形式: 古风

送津儿之官丽水

忆我初仕时,不敢望高位。

但得宰一同,便可行己志。

实惠傥及民,死亦有生气。

况复著阴功,子孙将不坠。

胡为人惮之,百计欲求避。

我闻事无难,辞难岂为义。

世路虽多艰,官途须历试。

是用俾吾儿,往当民社寄。

眷言古括州,山水有佳致。

我尚记昔年,尝为郡守贰。

虽无德在人,人亦安平易。

百里闻汝来,想见多忻慰。

要当尽此心,有以塞其意。

诚能使吏民,自此知怀畏。

家家各安居,人人共称治。

纵或罹谤伤,固自有公议。

有如汝所存,俯仰似无愧。

功名馀事耳,何必成与遂。

年来我挂冠,方得闲中味。

无乃逼桑榆,七十仍有二。

知复几何时,得见汝娱侍。

虽幸枕湖山,已辟幽栖地。

有诗谁伴吟,有酒谁同醉。

正欲汝相随,俄然又相离。

会须早归来,日作斑衣戏。

个中有真乐,岂必三旌贲。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