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李相公早朝于中书候传点偶书所怀奉呈门下相公中书相公

五更钟漏歇,千门扃钥开。

紫宸残月下,黄道晓光来。

辨色趋中禁,分班列上台。

祥烟初缭绕,威凤正裴回。

斧藻归全德,轮辕适众材。

化成风偃草,道合鼎调梅。

渥命随三接,皇恩畅九垓。

嘉言造膝去,喜气沃心回。

东阁延多士,南山赋有台。

阳春那敢和,空此咏康哉。

形式: 排律 押[灰]韵

翻译

夜深五更时分,报晓的钟声停止,千家万户的大门打开。
在皇宫上方,月亮已近残缺,清晨的阳光开始照耀。
官员们根据颜色辨别时辰,有序地进入中央禁地,排列在高台上。
吉祥的云雾环绕,威严的凤凰翩翩起舞。
皇帝的教诲如同斧凿,涵盖了所有美德,选拔人才如同车轮适应各种材料。
政策如春风使草木生长,治国之道使梅香和谐。
皇帝的恩泽随着三次接见而加深,皇恩浩荡遍及天下。
美好的言论近在咫尺,喜悦的气息滋润人心。
朝廷东阁欢迎众多贤士,南山的诗赋充满才情。
面对春天的美好,我怎敢妄加和诗,只能空自歌颂万民安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晨宫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皇帝的敬畏之心和对国家安泰的美好祝愿。开篇“五更钟漏歇,千门扃钥开”写出了夜深人静之后,朝代更替、宫门大开的画面。“紫宸残月下,黄道晓光来”则是描绘了皇帝起居的地方还留有夜晚的余晖,而天际已经露出了黎明的曙光。

“辨色趋中禁,分班列上台”这一句展示了朝会时官员们按照等级、职责排列于台阶上的情景。“祥烟初缭绕,威凤正裴回”则是指宫廷中的吉祥气息已经弥漫,而威严的凤凰(象征皇帝)显现其尊贵的姿态。

“斧藻归全德,轮辕适众材”这两句表明了对品德全面、才华横溢的人才给予高度评价和期待。“化成风偃草,道合鼎调梅”则是比喻政令如春风之于草木,教化如鼎的调和之声,以及像梅花般坚韧不拔。

“渥命随三接,皇恩畅九垓”表达了对上天降福与皇帝恩泽广泛而深厚的赞美。“嘉言造膝去,喜气沃心回”则是诗人对美好的话语感到由衷的高兴和满足。

“东阁延多士,南山赋有台”写出了宫廷中吸引了许多才子学士,以及宫墙之内外布局的壮观。最后,“阳春那敢和,空此咏康哉”则是诗人在这美好的春日里,不忍心与别人争论,只能空自吟咏着国家太平无事的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早朝宫廷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忠诚和对皇权的赞颂,同时也反映出唐代宫廷文化的繁华与官僚政治的运作。

收录诗词(388)

权德舆(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徙居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唐朝文学家、宰相,起居舍人权皋之子。掌诰九年,三知贡举,位历卿相,在贞元、元和年间名重一时

  • 字:载之
  • 籍贯: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
  • 生卒年:759年-818年

相关古诗词

奉和郑宾客相公摄官丰陵扈从之作

五辂导灵辒,千夫象缭垣。

行宫移晓漏,綵杖下秋原。

莫究希夷理,空怀涣汗恩。

颐神方蹈道,传圣乃尊尊。

共祝如山寿,俄惊凭几言。

遐荒七月会,肸蚃百灵奔。

豹尾从风直,鸾旗映日翻。

涂刍联法从,营骑肃旌门。

杳霭虞泉夕,凄清楚挽喧。

不堪程尽处,呜咽望文园。

形式: 排律 押[元]韵

奉和鄜州刘大夫麦秋出师遮虏有怀中朝亲故

天子爱全才,故人雄外台。

绿油登上将,青绶亚中台。

亭障鸣笳入,风云转旆来。

兰坊分杳杳,麦垄望莓莓。

月向雕弓满,莲依宝剑开。

行师齐鹤列,锡马尽龙媒。

壮志徵梁甫,嘉招萃楚材。

千寻推直干,百鍊去纤埃。

间阔劳相望,欢言幸早陪。

每联花下骑,几泛竹间杯。

芳讯双鱼远,流年两鬓催。

何时介圭觐,携手咏康哉。

形式: 排律 押[灰]韵

奉酬张监阁老雪后过中书见赠加两韵简南省僚旧

寓直久叨荣,新恩倍若惊。

风清五夜永,节换一阳生。

潘鬓年空长,齐竽艺本轻。

常时望连茹,今日剧悬旌。

枉步欢方接,含毫思又萦。

烦君白雪句,岁晏若为情。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

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

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

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

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

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形式: 排律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