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严嵩所作的《感述》。诗中描绘了诗人隐居于楚水边枫林下的生活状态,以及面对官场束缚和家庭生活的艰辛,表达了对时局动荡的忧虑与对中原战乱的感慨。
首联“结茅楚水枫林下,拥膝长吟任此身”,开篇即展现了一幅隐逸之士的生活画面,茅屋建于楚水边的枫林之中,诗人独自拥膝而坐,长吟自适,自由自在地过着隐居生活。
颔联“一官系籍逢多病,数口携家食旧贫”,转折点明了诗人的现实处境。身为官员,却因疾病缠身而被束缚,家庭人口众多,生活贫困,凸显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
颈联“溪圃秋深菊容淡,石田春暖药苗新”,转而描写自然景色,秋日溪边的菊花虽已凋零,但春日石田中的药苗却生机勃勃,象征着即便在艰难困苦中,生命依然充满希望与活力。
尾联“时危献纳思无术,怅望中原伤战尘”,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在动荡不安的时代,他思考如何贡献自己的力量,却感到束手无策,只能遥望中原,心中满是对战争带来的破坏与痛苦的哀伤。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既有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更有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忧国忧民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