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江南罕见的大雪景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现象的深刻观察与思考。
首句“燕京雪花大如手,寒冱江南未尝有”,以对比手法描绘了燕京与江南的雪景差异,突出燕京雪之大,而江南则少有如此壮观的雪景。接着,“近来江南雪亦如燕京”一句,表明江南近年来也出现了类似燕京的雪景,引出下文对这一现象的讨论。
“前年豫章东抵鄱湖冰”描述了前年豫章地区(今江西南昌)的雪景,直至鄱阳湖结冰,进一步强调了雪量之大。接下来,“路珉争传耳共骇,故老创见心犹惊”两句,通过人们的反应表现了对这场大雪的震惊与好奇。
“今年大雪连三日,陌上深踰二三尺”描绘了连续三天的大雪,使得道路积雪深厚。随后,“葭管春回气转寒,柴门暮扫朝仍积”两句,通过葭管(古代测量气温的工具)和柴门的描写,展现了天气的寒冷与积雪的持续。
“朝飞暮积无已时,四野浓云一色垂”描述了积雪在一天中的不断积累,以及天空被浓云覆盖的情景。接下来,“共道城中愁桂玉,虚从江畔觅花枝”两句,通过人们在雪中的活动,反映了对生活物资的担忧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渴望。
最后,“阴阳自古皆常度,物候今看却殊故。瞽史何由讯咎徵,病夫默坐忧时事”表达了作者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同时也对当前异常气候现象的忧虑,以及对历史记载中可能存在的征兆的思考。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还蕴含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