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涨

山雨连朝注,溪流没草亭。

蛟鼍方汹汹,鸿雁自冥冥。

只恐翻河汉,终当见日星。

波澜平地作,嗟叹未曾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鉴赏

这首宋朝郭祥正所作的《水涨》,描绘了山雨连绵导致溪流暴涨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力量。

首句“山雨连朝注”,开篇即以“连朝”二字强调雨势之持续,加之“注”字,形象地描绘出雨水倾泻而下的壮观情景。接着,“溪流没草亭”一句,将视线从山间转向溪流,溪水因雨水的汇聚而迅速上涨,甚至淹没了岸边的草亭,展现了水势之猛。

“蛟鼍方汹汹,鸿雁自冥冥”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描绘了水中蛟鼍的活跃,它们在暴涨的溪水中翻腾跳跃,展现出一种野性的生命力;另一方面则描绘了天空中鸿雁的飞翔,它们在雨后的天空中自由翱翔,与水中的蛟鼍形成鲜明对比,营造了一种静动结合的画面感。

“只恐翻河汉,终当见日星”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水势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水势可能达到极致的担忧,同时也暗示了水势最终会退去,展现出自然界循环往复的规律。这里的“河汉”既指真实的河流,也暗喻了广阔的天地,而“日星”则是光明和希望的象征,预示着即使在暴雨过后,光明与希望终将到来。

最后,“波澜平地作,嗟叹未曾经”两句,总结了整幅画面,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敬畏之情。水势虽大,但终会归于平静,这不仅是自然界的现象,也是人生的哲理,提醒人们面对困难与挑战时,应保持乐观与坚韧的态度。

整体而言,《水涨》一诗通过对暴雨后溪流暴涨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壮美与力量,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1432)

郭祥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功甫,、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 字:功父
  • 籍贯:自号谢公山
  • 生卒年:1035~1113

相关古诗词

水花

水畔花饶笑,攲枝映小亭。

日光烘欲醉,江色冷还醒。

浅白浑迷鹭,残红尚衬萍。

幽人颇萧索,此地要频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西斋二首(其一)

西斋吾所构,檐角颇依林。

潇洒松篁影,暄和燕雀音。

青春那肯住,白发任相侵。

稍悟渊明乐,时时抚素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西斋二首(其二)

西斋吾所爱,一径绿萝深。

终日听新鸟,令人忘故林。

地偏无客到,山润有苔侵。

祸患须安命,优游不废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南楼

兀坐南楼夜,栏干俯列星。

村遥喧瓦鼓,塔近震金铃。

湿草埋昏瘴,飞虫接小萤。

物生皆有理,吾亦委颓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