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读史述(其十三)·田畴》由明代诗人魏学洢所作,通过对历史人物刘虞的传记阅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不平与对理想人格的向往。
首句“夜读刘虞传,胸坎生不平”,诗人深夜阅读刘虞的传记,内心激荡起一股难以平息的愤慨之情。刘虞,东汉末年的一位忠臣,以其忠诚和正直闻名于世,诗人在读到他的事迹时,仿佛能感受到他那高尚的品质和坚定的信念,这引发了诗人内心的共鸣与感慨。
接着,“无终有一士,烈烈千人英”一句,诗人赞美了刘虞如同一位卓越的英雄,其精神力量足以激励千百人。这里的“烈烈”形容刘虞的品格和行为如火焰般炽热,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栾布不足数,申胥难与京”两句,诗人进一步对比刘虞与其他历史人物,认为刘虞的成就和影响力远超栾布和申胥等其他历史上的杰出人物。栾布和申胥都是历史上著名的忠臣,但诗人认为刘虞在忠诚与正直方面更胜一筹。
最后,“吾将夙严装,万里从之行”表达了诗人决心追随刘虞的脚步,哪怕路途遥远,也要去实现心中的理想。这里“夙严装”意味着早早就做好准备,显示出诗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谁为同心人,千载陶渊明”则以陶渊明为例,表达了诗人渴望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追求高尚的人生境界。陶渊明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田园诗人,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与诗人此时的心境相契合。
综上所述,《读史述(其十三)·田畴》通过阅读历史人物刘虞的传记,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向往、对忠诚与正直的赞美,以及对志同道合朋友的渴望。这首诗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情怀和对美好品德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