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大夫入为司徒领太仓事时余方上书乞骸赋此赠别(其一)

白日丽中天,氛翳浩纵横。

饥虎欲啮人,何必避豪英。

夫子邦司直,焉能不持衡。

抗疏排九阍,天听时未恒。

徙公大司农,欲以平两争。

伊余非良璧,委路任青蝇。

但令识者怜,甘为忌者憎。

公其振霄路,余当返岩耕。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名为《耿大夫入为司徒领太仓事时余方上书乞骸赋此赠别》(其一)。诗中描绘了对友人的离别之情以及对友人新职位的祝贺与祝福。

首句“白日丽中天”,以明亮的日光象征友人即将步入辉煌的官场生涯。接着,“氛翳浩纵横”描绘了外界的复杂与纷扰,暗喻社会的险恶与挑战。接下来,“饥虎欲啮人”形象地表达了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的艰难,同时也暗示了友人可能面临的压力和危险。

“何必避豪英”一句,既是对友人的鼓励,也是对社会风气的一种批判,强调了不应畏惧强者,而应勇于面对挑战。随后,诗人提到友人耿大夫即将担任重要职务,用“夫子邦司直,焉能不持衡”来表达对友人公正无私、坚守原则的期待。

“抗疏排九阍,天听时未恒”描述了友人在仕途上的坚持与努力,尽管可能遭遇不公或困难,但依然敢于直言,希望得到上天的倾听与认可。接下来,“徙公大司农,欲以平两争”表明友人将担任新的职务,旨在解决矛盾与争议,维护公平正义。

“伊余非良璧,委路任青蝇”则表达了诗人自谦的态度,认为自己并非完美无瑕,可能会受到外界的误解与批评。然而,诗人坚信只要有人识得真才实学,即使遭受忌恨也愿意接受。

最后,“公其振霄路,余当返岩耕”表达了对友人高飞远翔的祝愿,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准备回归宁静的生活,或许是在等待时机,或是对当前生活状态的满足与接受。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有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独特的思考。

收录诗词(7088)

王世贞(明)

成就

作品:《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

经历

明代的文学家、史学家。为“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

  • 称谓:又号弇州山人
  • 字:元美
  • 号:凤洲
  •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 生卒年:1526年-1590年

相关古诗词

耿大夫入为司徒领太仓事时余方上书乞骸赋此赠别(其二)

大道无町畦,万类时并育。

苟非日相啮,焉在伤局促。

余岂工宦人,逝当返空谷。

嗟此尧汤世,三岁谷不熟。

所患已剥肤,岂惟仅蒿目。

矫矫耿寿昌,常平初见属。

涣汗今大号,屯膏古明勖。

窃因有氏言,君以百姓足。

形式: 古风

章丘张虞部子发考绩便道归寿其父母为成古体应之

我昔游阳丘,其土秀而丰。

近有女郎山,远有丈人峰。

蒸为芝与兰,扬芬于帝宫。

凤皇从北来,口衔紫泥封。

云霞光照耀,山峰对巃嵷。

堂上双和鸣,音声何雍雍。

制锦为彩衣,割禄充朝饔。

俱称千金寿,行乐浩无终。

形式: 古风

不佞故尝为冢宰杨公歌桃花岭矣复以郡丞王侯请得五言古体一章知公梦寐兹岭当不厌余言之渎也

仙人至东海,遗此瑶台核。

谁云下土薄,种之不遽植。

二月三月来,千枝万枝拆。

悬旭恒炫昼,蒸霞仍烂夕。

雨过媚紫琼,风回碎红珀。

四皓岂避秦,偶如武陵客。

攀条掇其英,乐与同颜色。

何必结实成,然后生羽翼。

却指上林春,春光渐狼籍。

形式: 古风

吴子故泰伯之后思追至德自名曰守让而别号吴荆余为赋之

泰伯让天下,窜迹在荆蛮。

虞仲表从兄,文身志亦全。

季子让其国,归耕梁溪田。

当其欿然时,自制造物权。

奈何后代人,役役锥刀间。

仰惭神明胄,俯愧夜气专。

吴生感至德,千载思齐焉。

无欲道恒尊,不竞心故闲。

吾闻之孔经,当仁在师先。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