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伏波祠二首(其二)

先王经略安南日,文武元臣仗节来。

铜柱千秋标汉塞,越裳万里到燕台。

弃珠误引捐之策,屯粟曾无充国才。

空使陆沉怜士女,冥冥氛祲几时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叶汉所作的《过伏波祠二首(其二)》。诗中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回顾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现实的忧虑。

首联“先王经略安南日,文武元臣仗节来”,以“先王”和“文武元臣”的形象,描绘了古代君主和大臣们远征南方的情景,体现了古代国家对外扩张的壮志和勇气。

颔联“铜柱千秋标汉塞,越裳万里到燕台”,通过“铜柱”和“越裳”这两个历史符号,分别象征着汉朝的边疆防御和与遥远国度的交流,展现了古代文明的广阔视野和开放精神。

颈联“弃珠误引捐之策,屯粟曾无充国才”,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历史决策失误的感慨,认为错误的战略选择导致了不必要的牺牲和资源浪费,同时也暗含了对当前治理的反思。

尾联“空使陆沉怜士女,冥冥氛祲几时开”,诗人以“陆沉”形容国家的衰败,表达了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并对未来的希望表示了深深的忧虑,期待着黑暗终将过去,光明重新照耀大地。

整首诗在历史的回顾中融入了对现实的思考,既有对古代英雄事迹的赞美,也有对当代治理的反思,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10)

叶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芭蕉

亭亭照出月朦胧,别样风流那可同。

半捲芳心如有恨,一缄书札怨无鸿。

含情苦战三更雨,入梦轻敲一夜风。

爱尔美人怜寂寞,十年惆怅绿窗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过江津

晓渡江津江水平,舟人荡桨见潮生。

秋过夹岸多荒草,雨后长桥长绿蘋。

地尽三巴闻雁影,山连两峡隐猿声。

家乡缥缈诸天外,归梦犹悬五凤城。

形式: 七言律诗

吴山人彦先见示游圭峰诗次韵

出郭佳山近,寻幽客意閒。

小桥依涧折,仄径倚萝攀。

烟绕松林翠,苔侵石洞斑。

峰尖危碍日,海阔澹浮山。

僧寺白云里,龙宫丹壑间。

疏风传午磬,飞瀑洒晴滩。

五岛青连黛,双厓绿抹鬟。

恣游日将夕,天外鸟初还。

形式: 排律

送邑侯舒公入觐

白雪词臣出牧年,风流儒雅正翩翩。

弦歌夜彻千家月,生意春回万户烟。

汗简史应题彩笔,口碑民自祝青天。

甘棠不独思遗物,行见芳名列御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