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叶汉所作的《过伏波祠二首(其二)》。诗中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回顾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现实的忧虑。
首联“先王经略安南日,文武元臣仗节来”,以“先王”和“文武元臣”的形象,描绘了古代君主和大臣们远征南方的情景,体现了古代国家对外扩张的壮志和勇气。
颔联“铜柱千秋标汉塞,越裳万里到燕台”,通过“铜柱”和“越裳”这两个历史符号,分别象征着汉朝的边疆防御和与遥远国度的交流,展现了古代文明的广阔视野和开放精神。
颈联“弃珠误引捐之策,屯粟曾无充国才”,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历史决策失误的感慨,认为错误的战略选择导致了不必要的牺牲和资源浪费,同时也暗含了对当前治理的反思。
尾联“空使陆沉怜士女,冥冥氛祲几时开”,诗人以“陆沉”形容国家的衰败,表达了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并对未来的希望表示了深深的忧虑,期待着黑暗终将过去,光明重新照耀大地。
整首诗在历史的回顾中融入了对现实的思考,既有对古代英雄事迹的赞美,也有对当代治理的反思,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