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山人彦先见示游圭峰诗次韵

出郭佳山近,寻幽客意閒。

小桥依涧折,仄径倚萝攀。

烟绕松林翠,苔侵石洞斑。

峰尖危碍日,海阔澹浮山。

僧寺白云里,龙宫丹壑间。

疏风传午磬,飞瀑洒晴滩。

五岛青连黛,双厓绿抹鬟。

恣游日将夕,天外鸟初还。

形式: 排律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幽静而壮丽的山中行旅图。诗人叶汉以细腻的笔触,将圭峰山的自然美景与人文景观巧妙融合,展现了山林间的宁静与生机。

首联“出郭佳山近,寻幽客意闲”,开篇即点明了行程的目的地——靠近城市的佳山,以及寻幽访胜者的悠闲心境。诗人通过“近”字,暗示了山的亲近可及,同时也预示了旅程的轻松愉悦。

颔联“小桥依涧折,仄径倚萝攀”,进一步描绘了山中行进的路径。小桥横跨溪涧,曲折蜿蜒;狭窄的小路则紧贴着藤蔓攀爬的岩石,充满了探险的趣味和挑战。这两句通过具体的景物,生动地展现了山行的动态美。

颈联“烟绕松林翠,苔侵石洞斑”,转而聚焦于山林的细节。松林被轻烟缭绕,显得更加翠绿神秘;石洞则因苔藓的覆盖而呈现出斑驳的色彩。这两句通过烟、苔、翠、斑等元素,营造了一种清新脱俗的自然氛围。

颔联之后,诗人笔锋一转,描绘了更为宏大的景象。“峰尖危碍日,海阔澹浮山”,山峰高耸入云,直插云霄,仿佛要遮挡阳光;远处的山峦在广阔的海面上若隐若现,给人一种浩瀚无垠的感觉。这两句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展现了山峰的雄伟与大海的辽阔。

尾联“僧寺白云里,龙宫丹壑间”,将视线转向了山中的寺庙与传说中的龙宫,它们分别隐藏在白云之中和丹色的山谷之间,增添了神秘与宗教色彩。最后,“疏风传午磬,飞瀑洒晴滩”,午时的钟声在微风中传来,清脆悦耳;瀑布在晴朗的天空下倾泻而下,水花四溅,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这两句通过声音与视觉的结合,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意境。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圭峰山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既有对自然美的赞叹,也有对人文精神的追寻,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深刻感悟和独特审美。

收录诗词(10)

叶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邑侯舒公入觐

白雪词臣出牧年,风流儒雅正翩翩。

弦歌夜彻千家月,生意春回万户烟。

汗简史应题彩笔,口碑民自祝青天。

甘棠不独思遗物,行见芳名列御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报升兴化

捧接升书拜衮龙,隼旟从此入闽东。

身轻琴鹤还疑累,家远云山转觉重。

奕叶每思世德厚,三朝难报国恩隆。

劝耕本是朱轮职,卖剑期收渤海功。

形式: 七言律诗

别郡学师生

翩翩官骑蹴飞尘,陌上衣冠祖饯勤。

香扑山花花劝酒,歌传林鸟鸟留人。

君当文苑须求富,我忝民司不厌贫。

遭际幸逢明主在,且弹孤剑赋凌云。

形式: 七言律诗

别郡耆庶

三年考绩有何成,惭愧乌台过誉声。

父老漫劳留去辙,使君焉敢冒群情。

空馀憔悴民犹旧,欲散穷愁恨未能。

记取绿杨桥畔路,踌躇同尔听迁莺。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