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九月朔日》由明代诗人游朴所作,表达了羁旅异乡的游子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首联“四明羁客独心悲,身在天涯尚未归”,开篇即点明了诗人的身份——一个远离家乡、羁旅在外的游子,此刻内心充满了孤独与悲伤,因为自己还未能回到那片熟悉的土地。
颔联“寸草难将游子念,五花忍着使臣衣”,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寸草难以表达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而身为使臣,却不得不穿着象征官职的五花衣,这让他感到既无奈又痛苦。
颈联“弧垂此日肠先断,庭实如云泪暗挥”,形象地展现了诗人情感的激荡。在某一天,他仿佛感受到了离别的痛苦,肠已先断;庭院中的果实如同云朵般密集,他的泪水也在默默挥洒,无法抑制。
尾联“人世有亲生不养,青云何用说雄飞”,诗人在此抒发了对亲情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思考。在人世间,即使有亲人,也可能因种种原因未能尽到抚养的责任。对于未来,诗人似乎在思考,即便能够达到高位,拥有显赫的地位,又有何意义呢?这句诗蕴含了对人生价值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游子在外的孤独、思念以及对亲情和人生的复杂感受,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