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李渎司勋下世

异乡丹旐已飘扬,一顾深知实未亡。

任被褚裒泉下笑,重将北面哭真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翻译

在异国他乡,他的灵柩已经飘扬,但那一眼回望,我深知他还未真正消亡。
即使被褚裒(古代人名)在地下嘲笑,我还是会再次面对北方,为他深切哀悼。

注释

丹旐:指丧幡,古时用于丧事的旗帜,红色为主色,表示哀悼。
一顾:回头看一眼,这里指对逝者的怀念。
实未亡:虽然肉体不在,但精神犹存。
褚裒:古代人物,此处可能是诗人以之象征或比拟的人。
泉下笑:死后在地下嘲笑,比喻对他人的批评或质疑。
北面哭:面向北方哭泣,古代君臣相见时,臣子面向北,此处表达对逝者的敬仰和哀悼。
真长:真长,可能是逝者的名字或者尊称,也可能是对逝者美德的赞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身处异乡的士人,对于故国的牵挂和对先贤李渎司勋下世的感慨。"异乡丹旐已飘扬",表明诗人远离家乡,看到的是他乡的云彩在空中飘扬,这里"丹旐"可能指代故国的风物,暗示了诗人的思念之情。

"一顾深知实未亡",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坚守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尽管身在异乡,但通过一瞥之间,诗人能够深刻理解到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没有消逝,这里的"未亡"指的是精神层面的不灭。

"任被褚裒泉下笑",此句表现了诗人面对现实困境时的超然态度。"褚裒"意指衣衫之类的物品,而"泉下笑"则是形容隐逸生活,这里可能暗示着诗人即便在逆境中也能保持一份淡定和从容。

最后,"重将北面哭真长"表达了诗人对李渎司勋的深切哀悼。"北面"古代多指君臣之礼,故此处可能是指向北方的方向以示尊敬。"哭真长"则是说诗人的哀泣不仅仅是形式上的,更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真挚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衬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故国文化的深切怀念,以及面对个人命运与历史变迁时的超脱态度。

收录诗词(158)

唐彦谦(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咸通末年上京考试,结果十余年不中,一说咸通二年(861)中进士。乾符末年,兵乱,避地汉南。中和中期,王重荣镇守河中,聘为从事,累迁节度副使,晋、绛二州刺史。光启三年(887),王重荣因兵变遇害,他被责贬汉中掾曹。杨守亮镇守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时,担任判官。官至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节度副使、阆州(今四川省阆中市)、壁州(今四川省通江县)刺史。晚年隐居鹿门山,专事著述。昭宗景福二年(893)卒于汉中

  • 号:鹿门先生
  • 籍贯:并州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
  • 生卒年:?~893

相关古诗词

留别

丹湖湖上送行舟,白雁啼残芦叶秋。

采石江头旧时路,题诗还忆水边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留别四首(其一)

鹏程三万里,别酒一千钟。

好景当三月,春光上国浓。

形式: 古风 押[冬]韵

留别四首(其二)

野花红滴滴,江燕语喃喃。

鼓吹翻新调,都亭酒正酣。

形式: 古风

留别四首(其三)

登庸趋俊乂,厕用野无遗。

起喜赓歌日,明良际会时。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