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塞子(其一)

万里飘零南越,山引泪,酒催愁。

不见凤楼龙阙,又经秋。

九日江亭閒望,蛮树远,瘴烟浮。

肠断红蕉花晚,水西流。

形式: 词牌: 沙塞子

翻译

我漂泊在遥远的南越之地,山峦勾起我的思乡泪,酒却加重了我的忧愁。
再也看不见京城的凤阁龙楼,又一个秋天已经过去。
在九月的江亭中闲望,异域的树木遥遥,瘴气弥漫。
傍晚时分,红蕉花盛开令我心碎,只见江水向西缓缓流淌。

注释

万里:形容距离极远。
飘零:漂泊无定,流离失所。
南越:古代中国南方地区,这里指远离家乡的地方。
山引泪:山景触动思乡之情,引发泪水。
酒催愁:借酒浇愁,酒反而使愁绪更甚。
凤楼龙阙:代指皇宫,象征京城。
又经秋:又过了一年秋天,暗示时光流逝。
蛮树:指南方特有的树木,异域风情。
瘴烟:热带雨林中的有毒雾气。
肠断:形容极度悲伤,心如刀绞。
红蕉花晚:晚上的红蕉花,可能象征哀伤或凄凉的景象。
水西流:江水向西流,寓意时光不可逆,心情无法改变。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朱敦儒的《沙塞子·万里飘零南越》,体现了诗人对遥远故土的深切思念和不尽的乡愁。全诗采用了婉转的词语和流畅的韵律,营造出一幅充满忧伤情绪的画面。

首句“万里飘零南越”,以“飘零”二字形容旅途中的孤独与凄凉,点明诗人远离家乡,漂泊异地之感。接着“山引泪,酒催愁”一句,通过山川的壮丽和酒精的刺激,强化了内心的情感波动。

中间两句“不见凤楼龙阙,又经秋”,表达了对往日繁华景象的怀念之情,以及时光流逝带来的无尽哀愁。诗人借此抒发对美好事物不能重现的感慨。

末两句“九日江亭閒望,蛮树远,瘴烟浮。肠断红蕉花晚,水西流”,则是通过具体景象的描绘,如秋高气爽的江边小憩、遥远的蛮树、漂浮的瘴烟以及日暮时分的红蕉花和缓缓流去的河水,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愁绪和对自然环境的感悟。

总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南越之行的描写,传达了一种淡淡的乡愁与对美好事物无常的感慨,是一篇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的抒情作品。

收录诗词(264)

朱敦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 (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

  • 字:希真
  • 籍贯:洛阳
  • 生卒年:1081-1159

相关古诗词

芰荷香.金陵

远寻花。正风亭霁雨,烟浦移沙。

缓提金勒,路拥桃叶香车。

凭高帐饮,照羽觞、晚日横斜。六朝浪语繁华。

山围故国,绮散馀霞。

无奈尊前万里客,叹人今何在,身老天涯。

壮心零落,怕听叠鼓掺挝。

江浮醉眼,望浩渺、空想灵槎。曲终泪湿琵琶。

谁扶上马,不省还家。

形式: 词牌: 芰荷香

苏武慢.寄赠

枕海山横,陵江潮去,雉堞秋风残照。

閒寻桂子,试听菱歌,湖上晚来凉好。

几处兰舟,采莲游女,归去隔花相恼。

奈长安不见,刘郎已老,暗伤怀抱。

谁信得、旧日风流,如今憔悴,换却五陵年少。

逢花倒躲,遇酒坚辞,常是懒歌慵笑。

除奉天威,扫平狂寇,整顿乾坤都了。

共赤松携手,重期明月,再游蓬岛。

形式: 词牌: 选冠子

苏幕遮(其一)

瘦仙人,穷活计。不养丹砂,不肯参同契。

两顿家餐三觉睡。闭著门儿,不管人闲事。

又经年,知几岁。老屋穿空,幸有天遮蔽。

不饮香醪常似醉。白鹤飞来,笑我颠颠地。

形式: 词牌: 苏幕遮

苏幕遮(其二)

酒壶空,歌扇去。独倚危楼,无限伤心处。

芳草连天云薄暮。故国山河,一阵黄梅雨。

有奇才,无用处。壮节飘零,受尽人间苦。

欲指虚无问征路。回首风云,未忍辞明主。

形式: 词牌: 苏幕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