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徐似道所作的《题仙居相湖》。诗中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仙居相湖的景致,通过对"石母岭"和"相公湖"的命名寓意的疑问,展现出对自然景观背后历史与传说的好奇。"欲问岭云并岭月,怕推湖水与湖风",诗人既想探寻其来历,又担心打扰湖光山色的宁静,流露出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之情。
"渔翁樵子难重问,墨客骚人苦欲穷",诗人感叹寻常百姓难以寻得答案,而文人墨客却对此苦苦追寻,揭示了人们对知识和故事的好奇心。最后两句"愚智校行三十里,朔风吹酒又成空",通过行走三十里路和酒被寒风吹散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探索未知的执着以及时光易逝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情于景,既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包含了对历史与人文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深沉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