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桥秋月

石梁横卧清溪曲,波光上下风吹绿。

海东推上月轮来,鳞龙闪闪浮寒玉。

昔人呼为饮马泉,至今饮者谁投钱。

吟馀不觉露华重,桂花香堕绡衣寒。

形式: 古风

翻译

石桥横跨在清澈的小溪弯曲处,波光粼粼,风儿吹过水面泛起绿色的涟漪。
大海之东推送着月亮升起,如同寒玉般的月轮闪烁着鳞片般的光芒。
古人曾称它为饮水的泉源,直到如今,还有谁会在这里投掷钱币以示敬意。
吟诗之后,我不禁感到露水已重,桂花香气飘落,让我衣裳都感到几分寒意。

注释

石梁:石制的桥梁。
清溪:清澈的小溪。
波光:水面的反光。
风吹绿:风使水面泛起绿色。
海东:大海东方。
月轮:明亮的月亮。
鳞龙:比喻月光下的波纹。
寒:寒冷。
昔人:古人。
饮马泉:可供马匹饮水的泉水。
投钱:投掷钱币以祈福或表示敬意。
吟馀:吟诗之后。
露华重:露水浓重。
桂花香:桂花的香气。
绡衣:薄绸做的衣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秋夜景象。首句"石梁横卧清溪曲",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一条横跨清澈溪流的石桥,展现出其弯曲优美的轮廓。"波光上下风吹绿"进一步描绘了流水在月光下泛起的粼粼波光,以及微风轻拂,使得水面泛起绿色的涟漪。

"海东推上月轮来"运用了比喻,将月亮从东方升起比作海浪推送,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月升的动态美。"鳞龙闪闪浮寒玉"则将月光下的石梁比作寒玉,增添了神秘和冷峻的气氛,仿佛是龙鳞在月光下闪烁。

接下来的诗句"昔人呼为饮马泉,至今饮者谁投钱"引入了历史典故,暗示此地曾有人在此饮水,留下饮水投钱的习俗,增添了人文气息。最后两句"吟馀不觉露华重,桂花香堕绡衣寒",诗人沉浸在诗意中,不知不觉间夜露已重,连带着桂花香气飘落,让诗人感到衣裳轻寒,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清的秋夜氛围。

总的来说,徐似道的《马桥秋月》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月夜石桥的幽静之美,以及其中蕴含的历史与自然的交融,给人以深深的感受。

收录诗词(77)

徐似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北闸停舟

昔人筑斯防旱涝,龙钟常相天地造。

舟航群泊沙外汀,酒旗斜插江亭小。

岁岁常丰民自怡,几家灯火儿诵诗。

何处渔歌芦中起,欸乃一声山月低。

形式: 古风

石夫人

消山偃蹇消湖碧,夫人此恨消未得。

海上人归会有时,怪尔鬓云非旧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职]韵

舟行

大官连樯十万艘,小官仅得一叶如渔舠。

其中何所有,白发翁媪并儿曹。

赤脚婢三后执爨,苍头奴二前操篙。

玄真笔床间茶灶,吏部酒杯兼蟹螯。

书缄一箱半鱼蠹,一束百轴成牛腰。

平铺藁秸荐猫犬,剩买枣栗供猿猱。

新花郁屈作萎木,清酒荡摇成浊醪。

篷低日觉牛角折,灶近时闻羹釜轑。

高骧正难望鹢首,缓进岂敢争龙标。

全家窘拘叹蹐局,长物屏当随周遭。

桑枢驷马各是累,人肝薇蕨俱成饕。

不须彼此更相笑,未必郁林之石贤胡椒。

形式: 古风

杨梅

火齐无光荔实圆,未尝先说齿流涎。

唤回天竺三年梦,参透披云一味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