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刘道原墓次刚直亭

山南山北蔚松楸,四海千年仰二刘。

迂叟馈缣宁冻死,伯夷种粟几时秋。

平生铁作三尺喙,土苴人间万户侯。

庐阜作江江作阜,始应父子不传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山南山北满是松树和楸树,四海之人千年敬仰刘氏双雄。
老朽宁愿饿死也不接受贿赂,伯夷种粟何时才能等到丰收的秋天。
他一生刚直,像铁喙一样直言不讳,蔑视权贵如尘土,视万户侯为粪土。
庐山变为江水,江水又变回庐山,这或许才应了父子之间不传秘诀的道理。

注释

南山北:指山脉的南北两侧。
蔚松楸:茂盛的松树和楸树。
四海:天下各地。
仰:敬仰。
二刘:指刘氏中的两位重要人物。
迂叟:迂腐的老头。
馈缣:赠送丝织品。
宁:宁愿。
冻死:冻死也不接受。
伯夷:商朝末年的孤竹君之子,以清高著称。
种粟:种植粟米。
几时:何时。
铁作三尺喙:形容人言辞犀利,像铁嘴一样。
土苴: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或人。
万户侯:古代封爵之一,拥有大量土地和人口的显赫地位。
庐阜:庐山。
江作阜:江水变为山。
父子不传:父子之间不传授某种秘技或知识。
休:停止,终结。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文学家杨万里的作品,题目为《题刘道原墓次刚直亭》。从内容来看,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历史人物的引用,表达了自己对于理想与现实、生命与死亡的深刻思考。

首句“山南山北蔚松楸,四海千年仰二刘”中,“蔚松楸”形容树木郁郁葱葱,而“四海千年仰二刘”则是指历史上的两位贤人伯夷叔齐,他们因不食周粟而饿死于首阳山下,成为忠义的象征。

接着,“迂叟馈缣宁冻死,伯夷种粟几时秋”表达了对那些为了坚守信念和原则,不惜牺牲生命的人物的赞美。其中“迂叟”指的是说话不直接或行动拖沓之人,“馈缣”意为衣衫破旧,形容贫穷;而“宁冻死”则表明宁愿冻死也不过问温暖。

“平生铁作三尺喙,土苴人间万户侯”中,“铁作三尺喙”比喻坚定不移的意志,而“土苴人间万户侯”则是说即使在尘世间拥有万户侯之富,也不及那份坚守。

最后,“庐阜作江江作阜,始应父子不传休”表达了自然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以及对生命流转和历史更迭的感慨。这里的“庐阜”指的是人造的防护工事,而“江作阜”则是说江河有时会变成陆地,反映出时间的力量。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人物的描述,以及诗人个人对于生命、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感悟,展现了作者对于坚守信念不屈不挠的精神追求。

收录诗词(4294)

杨万里(宋)

成就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经历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 字:廷秀
  • 号:诚斋
  •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 生卒年: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相关古诗词

题吉水余端蒙明府县门飞凫阁

尘外尘中尽静喧,阁前阁后且山川。

秋生疏雨微云处,月仄青原白鹭边。

眼冷庾楼聊复此,人如叶令更差贤。

从公欲往其如懒,著句无佳莫浪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题吴江三高堂(其二)张季鹰

京洛缁尘点素衣,秋风日夕唤人归。

鲈鱼不解疏张翰,羊酪偏能留陆机。

二晋兴亡几春草,三吴人物尚渔矶。

空令千古华亭鹤,犹为诸贤说是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题吴江三高堂(其三)陆鲁望

读尽诗书不要官,饥寒欲死岂无田。

生憎俗子慵开眼,逢著诗人便绝弦。

笠泽弁山三益友,笔床茶灶一鱼船。

羡渠赤脚弄明月,踏破五湖光底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题吴江三高堂(其一)范蠡

霸越亡吴未害仁,不妨报国并酬身。

风云长颈无遗恨,雪月扁舟更绝尘。

还了君王采香径,须饶老子苧罗人。

鸱夷若是真高士,张陆何堪作近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