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还应鼎湖剑,千载忽同归。
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宋之问的《则天挽歌》。全诗描绘了对昔日繁华而今已逝去的盛世的追忆与哀叹。
"还应鼎湖剑,千载忽同归。" 这两句具体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英雄和物品的怀念之情。“鼎湖剑”指的是古代著名的宝剑,它在这里象征着过往的英雄时代。而“千载忽同归”则表明这些曾经辉煌的事物,如今都已不复存在,随风尘而逝去,与时光一并消散。
诗人通过这样的笔触,不仅展现了个人对于历史的深切感慨,也反映出对过往荣耀与英雄事迹的一种无可奈何的悲凉情怀。
不详
名少连,汉族,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晦日登楼望,江山一半天。
路入巴渝通两蜀,江连荆楚接三川。
昔日已前家未贫,苦将钱物结交亲。
如今失路寻知己,行尽关山无一人。
牵牛遥映水,织女正当车。
星桥通汉使,机石逐仙槎。
隔河相望近,经秋离别赊。
秋将今夕恨,复看明年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