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招.得夔生白门书却寄

雁声催落空梁月,凄然顿惊离绪。

料得据梧吟,镇沈冥谁语。露荷彫枉渚。

更休问、采香俦侣。赖有西山,向人依旧,数峰清苦。

独酌不成欢,霜风紧、落叶打窗如雨。

萧瑟对江关,忆兰成词赋。秣陵秋几许。

定愁满、古台烟树。夜堂悄,有梦从君,化断云千缕。

形式: 词牌: 徵招

鉴赏

这首《徵招》是清代词人王鹏运的作品,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凄凉景象,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孤独与忧郁。

开篇“雁声催落空梁月”,以雁鸣声渲染出秋夜的寂静与凄凉,月光在雁声中逐渐消逝,营造出一种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哀愁氛围。“凄然顿惊离绪”直接点明了词人的内心情感,离别之感油然而生,令人不禁心生悲凉。

接着,“料得据梧吟,镇沈冥谁语”,词人想象自己在梧桐树下独自吟唱,但四周一片沉寂,无人倾听,这种孤独感更加深了词人的忧郁情绪。“露荷彫枉渚”一句,描绘了荷叶凋零、露珠滴落的景象,象征着生命的衰败与季节的更迭,进一步强化了词人的哀愁之情。

“更休问、采香俦侣”,词人不再去追寻过去的美好时光,因为那些曾经的伴侣如今已不在身边,只能徒增伤感。“赖有西山,向人依旧,数峰清苦”,虽然自然界的景色依旧美丽,但词人的心境却因离别而变得沉重,只有远处的山峰给予他一丝安慰。

“独酌不成欢,霜风紧、落叶打窗如雨”,词人在寒冷的秋夜独自饮酒,但无法获得真正的快乐,霜风紧吹,落叶如雨般敲打着窗户,这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写,也是词人心境的投射,暗示着他的孤独与痛苦。

“萧瑟对江关,忆兰成词赋”,面对江边的关隘,词人回忆起过去与友人的相聚,心中充满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秣陵秋几许”,秣陵即南京,词人询问秋天还有多久,似乎在期待着时间能带走这份忧伤。

最后,“定愁满、古台烟树”,词人想象着古台上的烟树笼罩着一层愁绪,这既是对外界环境的描绘,也是对自己内心情感的写照。“夜堂悄,有梦从君,化断云千缕”,夜深人静之时,词人梦见与君相会,但梦醒时分,一切又化为虚无,如同云朵散去,留下的是无尽的思念与哀愁。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词人在深秋之夜的孤独与忧郁,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读来令人感慨万千。

收录诗词(143)

王鹏运(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一字幼霞,又号鹜翁,晚年号半塘僧鹜。广西临桂(今桂林)人,原籍浙江山阴。同治九年举人,光绪间官至礼科给事中,在谏垣十年,上疏数十,皆关政要。二十八年离京,至扬州主学堂,卒于苏州。工词,与况周颐、朱孝臧、郑文焯合称“清末四大家”,鹏运居首。著有《味梨词》、《骛翁词》等集,后删定为《半塘定稿》。曾汇刻《花间集》及宋、元诸家词为《四印斋所刻词》

  • 字:佑遐
  • 籍贯:中年自号半塘老
  • 生卒年:1849—1904

相关古诗词

一丛花.长夜薄病,短梦频回,窗月邻鸡,清寒入骨,用东坡病起韵

睡乡安稳夜如年,灯乳缀花妍。

虚堂漏定吟魂悄,枕函静、思落谁边。

罗幕徘徊,纹疏皎洁,应是月轮圆。

薄寒依约上屏山,尘梦淡于烟。

老怀不耐鸡声恶,尽长路、鞭影争先。

为报邻钟,暂时休打,容我五更眠。

形式: 词牌: 一丛花

鹊踏枝(其一)

落蕊残阳红片片。懊恨比邻,尽日流莺转。

似雪杨花吹又散,东风无力将春限。

慵把香罗裁便面。换到轻衫,欢意垂垂浅。

襟上泪痕犹隐见,笛声催按梁州遍。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鹊踏枝(其二)

斜日危阑凝伫久。问讯花枝,可是年时旧。

浓睡朝朝如中酒,谁怜梦里人消瘦。

香阁帘栊烟阁柳。片霎氤氲,不信寻常有。

休遣歌筵回舞袖,好怀珍重春三后。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鹊踏枝(其三)

风荡春云罗样薄。难得轻阴,芳事休閒却。

几日啼鹃花又落,绿笺莫忘深深约。

老去吟情浑寂寞。细雨檐花,空忆镫前酌。

隔院玉箫声乍作,眼前何物供哀乐。

形式: 词牌: 蝶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