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夏良胜所作的《和荅崇道写怀二十咏》系列中的一首,名为“其十八”。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治理的深思熟虑,以及对农业与社会发展的关切。
首句“谋国吁筹开布泉”,诗人感叹于国家治理的艰难,如同在寻找开凿泉水的策略一般,充满了探索与期待。这里的“布泉”比喻国家治理的策略或方法,形象地描绘了治理国家的不易。
次句“涓涓滴滴涴眉然”,进一步描述了国家治理的复杂性与挑战性。涓涓细流象征着微小的努力与积累,而“涴眉然”则暗示了这些努力虽小却能逐渐改变现状,但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与挫折,使得眉头紧锁,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治理国家的艰辛过程。
后两句“明农若为匡时策,自把犁锄望有年”,转而聚焦于农业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诗人提出,如果能够制定出正确的农业政策,就如同农民亲自耕种,期待丰收之年一样,国家和社会就能得到真正的繁荣与稳定。这里不仅体现了对农业基础地位的重视,也蕴含了对通过实际行动改善社会状况的美好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国家治理和农业发展深刻的理解与关注,同时也表达了希望通过实际行动带来社会进步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