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叔宀先生兼怀仲游(其一)

我生受恩处,虞山首屈指。

我愧视犹父,视我实犹子。

搴帷识诸郎,入坐皆兰茝。

君也交更深,经年其膏晷。

北海时一樽,环顾公心喜。

跌宕饶天情,琢磨究名理。

与世殊酸咸,于物少臧否。

自谓春风中,偕坐从此始。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哭叔宀先生兼怀仲游(其一)》是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情感深沉,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哀思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首句“我生受恩处,虞山首屈指”,诗人以虞山为喻,表达自己出生地的恩泽深厚,暗示了对故乡和先人的感激之情。接着,“我愧视犹父,视我实犹子”两句,通过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出诗人与逝去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如同父子般亲密无间。

“搴帷识诸郎,入坐皆兰茝”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相聚的情景,如同兰花和茝草般高洁,体现了友谊的纯洁与高尚。接下来,“君也交更深,经年其膏晷”则进一步强调了两人之间深厚的友谊,即使多年不见,依旧能感受到彼此间的温暖与关怀。

“北海时一樽,环顾公心喜”两句,通过饮酒聚会的场景,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欢聚时刻,表达了对友情的珍惜与喜悦。而“跌宕饶天情,琢磨究名理”则揭示了两人在精神层面的交流与共鸣,不仅有生活中的欢笑,更有对人生哲理的探讨。

最后,“与世殊酸咸,于物少臧否”表明了诗人与友人对世事的不同看法,他们不随波逐流,对事物保持独立思考的态度。“自谓春风中,偕坐从此始”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继续与友人共享美好时光的愿望,如同春风中的相聚,温馨而美好。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与逝去友人之间深厚友谊的回忆与怀念,展现了友情的珍贵与永恒,同时也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深切哀思。

收录诗词(1183)

黄景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字:汉镛
  • 号:鹿菲子
  •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 生卒年:1749~1783

相关古诗词

哭叔宀先生兼怀仲游(其二)

无何狂飙吹,万变在转盼。

绛帐傥已虚,人琴忽长判。

君复轻装来,束书别同伴。

幽堂落月中,一见泪如霰。

岂意吾两人,如此作聚散。

短衣复出门,气结肝肠断。

形式: 古风

哭叔宀先生兼怀仲游(其三)

君既归虞山,吾行诣新安。

便道一握手,相对同抚棺。

枫林一万树,血泪为之殷。

浮云一千里,飞去何时还。

苦语未及尽,别曲歌将残。

十步九踯躅,回首隔吴关。

形式: 古风

哭叔宀先生兼怀仲游(其四)

作客如在家,在家反如客。

所以三年来,衣上尘土积。

昨过西州门,芳草又萋碧。

惊心匪旦暮,触目少畴昔。

为念同袍人,中感更纡塞。

疾病俱颠连,关河况阻隔。

良宴诣可期,庶几梦颜色。

形式: 古风

夜与方仲履饮

独酹向明月,含情问柳条。

春人俱欲去,直是可怜宵。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