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苏公洞庭春色

洞庭千木奴,寸丝不挂手。

来输步兵厨,酿作青田酒。

王家玉东西,未觉岁华走。

方从罗浮山,已作南阳寿。

还将瓮头春,慰子雪入牖。

我方缚禅律,一举烦屡嗅。

东坡酒中仙,醉墨粲星斗。

诗成以属我,千金须弊帚。

何曾樽俎间,著客面黧黝。

定须笑美人,蘸甲不濡口。

形式: 古风

翻译

洞庭湖畔满是酿酒的树木,连一丝酒糟也不留下。
它们被送到步兵厨房,酿成了青田美酒。
王家珍藏的美酒,时光匆匆,还未察觉岁月的流逝。
这些酒已经从罗浮山的产地,变成了南阳的佳酿。
还将酒坛里的陈年佳酿,赠予你,以驱散冬雪带来的寒意。
我正研习佛法,却忍不住多次闻香。
东坡先生是酒中的仙人,他的醉墨如同星辰璀璨。
他写完诗后交给我,哪怕价值千金,也视若敝帚。
这酒从未在宴席上被人忽视,总是让宾客们陶醉其中。
定会有人笑着称赞,饮酒之人连指甲都沾满了酒,却仍意犹未尽。

注释

奴:酿酒的树木。
步兵厨:军队厨房。
岁华:岁月。
罗浮山:地名,产酒之处。
南阳寿:指美酒如南阳的长寿之物。
瓮头春:陈年佳酿。
禅律:佛教戒律。
东坡:苏轼的别称。
弊帚:破旧的扫帚,比喻看轻。
樽俎:古代盛酒和肉的器具,泛指宴席。
黧黝:形容皮肤黝黑,这里指醉酒后的脸色。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的《和苏公洞庭春色》,通过对洞庭湖畔的景象和酿酒过程的描绘,展现出诗人与友人苏公之间的深厚友情。首句“洞庭千木奴,寸丝不挂手”形象地写出洞庭湖边树木繁茂,酿酒者手法熟练,一丝不苟。接着,“来输步兵厨,酿作青田酒”描述了美酒的制作,仿佛能闻到酒香四溢。

诗人感慨时光易逝,“王家玉东西,未觉岁华走”,暗示岁月如梭。他想象苏公在罗浮山和南阳两地都能享受长寿,还特意准备佳酿“瓮头春”来慰藉朋友。自己则沉浸于禅修之中,但仍被美酒吸引,暗含对生活的热爱。

诗人以东坡为榜样,赞美苏公饮酒如仙,醉后诗兴大发,笔下生花。“诗成以属我,千金须弊帚”表达对苏公才情的敬佩,即使是最普通的诗作,在诗人眼中也价值千金。然而,他们并未沉溺于酒宴,反而保持着清醒,笑对人生的点滴。

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通过饮酒欢聚的场景,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友谊,以及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750)

陈师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一字无己,汉族。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 字:履常
  • 号:后山居士
  • 籍贯:彭城(今江苏徐州)
  • 生卒年:1053~1102

相关古诗词

和范教授同游桓山

送客寻山已自仙,行谈坐笑复忘年。

平郊走马斜阳里,破屋传杯积水边。

洗壁题名留岁月,登高著句记山川。

风流幕下诸公子,缩手吟边更觉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和郑户部宝集丈室二首(其二)

贵有空王章,贫无置锥地。

冲风窗自语,涴壁虫成字。

向隅有知音,阖门接彊对。

只道庭前柏,西来本无意。

形式: 古风

和郑户部宝集丈室二首(其一)

远游游则远,安心心已安。

茅茨更何事,一坐五年宽。

客来问法要,示以无所还。

勿云空生默,听者不胜言。

形式: 古风

和寇十一同登寺山

度暑无好怀,凭危略幽致。

衣冠蔚如林,从我才一二。

兹山昔深登,岁月谁得记。

尚有名胜流,不与金石悴。

孰知千载后,我与子复至。

烟昏倏见灯,洪发恐无地。

领略章句手,割据英雄志。

兴坏容一瞬,今昔当几喟。

围山缺西北,放目不可制。

归怀纳清境,夜榻成良寐。

零落壁间诗,岂特彼所愧。

会逢南过适,不问西来意。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