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文出新意得梅之全花实根叶谱入秀句辄效反骚一章

东风不借半分力,老树丝窠罥寒织。

虚枝生白独也正,夜气归根吹以息。

个中洒洒无一尘,无眼界至无意识。

居然暗发定慧香,不取诸相了空色。

若于此花论相好,是人如以木钻石。

吾尝闻之老瞿昙,无有少法为可得。

我诗当以无耳听,索梅一笑付蝇墨。

形式: 古风

翻译

东风不愿施予丝毫助力,老树的蛛网挂满寒意。
光秃的树枝独自生长,夜晚的气息吹拂着回归根基。
这景象清静无尘,超越了感知和意识。
它悄然散发出智慧与宁静的香气,不执着于任何形象,空灵无色。
如果以此来评说花朵之美,就像拿木头去衡量钻石的价值。
我曾听佛陀老瞿昙说过,没有任何事物可以被完全拥有。
我的诗应当无声无息,只求梅花一笑,任由笔墨间的苍蝇涂抹。

注释

东风:春风。
半分力:丝毫助力。
丝窠:蛛网。
寒织:寒意。
虚枝:光秃的树枝。
夜气:夜晚的气息。
吹以息:吹拂着回归。
洒洒:清静。
无眼界:超越感知。
无意识:超越意识。
暗发:悄然散发。
定慧香:智慧与宁静的香气。
空色:空灵无色。
论相好:评说美。
木钻石:拿木头比钻石。
少法:任何事物。
可得:可以被拥有。
无耳听:无声无息。
索梅一笑:只求梅花一笑。
蝇墨:笔墨间的苍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清之所作,名为《广文出新意得梅之全花实根叶谱入秀句辄效反骚一章》。诗中,诗人以东风、老树、寒织等意象描绘了梅花在严冬中独自绽放的景象,展现出梅花坚韧的生命力和清雅的气质。"个中洒洒无一尘,无眼界至无意识"表达了梅花的超然与纯净,以及诗人对梅花内在精神的赞赏。

诗人进一步强调,梅花之美并非外在形式所能穷尽,而是超越了世俗的审美观念,如同"暗发定慧香,不取诸相了空色",寓意其内在的禅意和空灵。诗人以"若于此花论相好,是人如以木钻石"来批评那些过于追求表象的人,认为真正的美在于本质而非形式。

最后,诗人借用佛陀教诲,表达自己对梅花的理解,即"无有少法为可得",强调梅花的不可言说之美。而他自己则以"我诗当以无耳听,索梅一笑付蝇墨"收尾,表示他的诗歌创作也是为了传达这种意境,而非追求形式的华丽。

整首诗通过梅花的形象,寓言般地探讨了审美、禅意和生命真谛,体现了宋代理学与艺术的交融。

收录诗词(351)

郑清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燮,、文叔,别号安晚。嘉泰二年进士及第。历官光禄大夫,左、右丞相,太傅,卫国公(齐国公)等。淳祐末年,元兵大举侵宋,进十龟元吉箴劝帝励精图治,未能实施,而后退仕隐居,諡忠定,著有《安晚集》六十卷

  • 字:德源
  • 籍贯:庆元道鄞县(今浙江宁波)
  • 生卒年:1176—1251

相关古诗词

书西湖雷峰云讲主草书

云师一生耽圣草,银铁蟠空觑天巧。

老来逸气未全平,笔底锋铓犹独扫。

开关勇士争赴敌,剑戟弓戈奋相缭。

睡龙决起求颔珠,划木抓岩纷怒爪。

风雷喧豗撼坤轴,飞电交横印清沼。

忽然天宇变空澄,千丈孤峰立寒峭。

张颠惊号智永泣,剥筋椎髓为君饱。

恨予不习草书诀,九转枯肠祗自搅。

云师云师汝诚能,春蚓秋蛇几时了。

何如认取主人翁,破衲蒙头纸窗晓。

形式: 古风

双井

水神何时生六翮,飞出双泉江练白。

平湖浸月渺无边,一笑对之成揖客。

辘轳初动晓星横,夜捲寒琼声湱湱。

千年佛殿础花乾,十亩空庭荫修柏。

问泉何事逞奇观,故向庭前作真泽。

昔年何塞今何通,泉岂有心犹拣择。

若云泉自井中来,枯甃沿山有龟拆。

如信地中泉自见,是年何须穿土脉。

幡风胥动两无凭,细诠此證归禅伯。

我方饶舌为作记,了不相干劳刻画。

寄诗更欲结茶缘,付与宗风自锤拍。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天育二老禅惠示经佛偈答以十诗(其六)

四十劫来闲坐休,忽抛长舌闹篮头。

若言面壁为心法,瞿老还输第一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天育二老禅惠示经佛偈答以十诗(其七)

懵懂维摩不二门,略无遗嘱付儿孙。

普贤若匪刚饶舌,此事如何更吐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