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江城梅花引·答内》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思妇对远方丈夫的深切思念。开篇“小楼日日数征帆”,点明了主人公身处小楼,每日翘首期盼丈夫归来的场景,表达了对丈夫的深深思念之情。“忆江南。望江南。”反复咏叹,强化了对江南家乡的怀念与对丈夫的期待。
“帘外垂杨,帘里曲阑干。”通过景物描写,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帘外的垂杨象征着离别与等待,帘内的曲阑干则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寂寞。接下来,“清晓起来帘下坐,揽明镜,拭红绵。梳绿鬟。”细致地描绘了思妇清晨独自坐于帘下,对着镜子整理妆容的情景,这一系列动作透露出她对美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她内心深处的焦虑与不安。
“绿鬟绿鬟菩萨蛮。花懒簪。泪暗弹。”进一步展现了思妇的内心世界,她以“绿鬟”自比,仿佛是古代诗人笔下的美丽女子,然而面对花儿懒于簪戴,泪水在眼眶中暗自流淌,这不仅是对丈夫不在身边的哀愁,也是对自己孤独生活的无奈与感伤。
“画也画也画不就,曲曲青山。”通过“画不就”的情景,形象地表达了思妇试图通过绘画来寄托情感,但最终未能如愿,曲曲的青山象征着她心中无尽的思念与渴望。最后,“换了罗衣,若个念春寒。”写出了季节更迭,思妇更换衣物,却无人关心她的冷暖,突显了她生活中的孤独与凄凉。
“传语而今归计稳,打双桨,到门前。”表达了思妇对丈夫平安归来的期盼,以及希望他能亲自来到自己面前的强烈愿望。全诗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场景,展现了思妇对远方丈夫的深切思念,以及她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读来令人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