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夕次陈尹子善韵(其二)

月色分明胜昨宵,游人街上踏琼瑶。

马头尘土从飞仆,鳌背星辰欲动摇。

梅弄粉香风不定,柳添黄色雪才消。

太平有象黎民乐,一曲笙歌倚洞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凌云翰的《元夕次陈尹子善韵(其二)》描绘了元宵佳节夜晚明亮的月色和热闹的街市景象。首句“月色分明胜昨宵”赞美了今夜月光格外明亮,比前夜更为动人。"游人街上踏琼瑶"形象地写出人们在洁白如玉的冰雪覆盖的街道上欢庆元宵,比喻月光皎洁如同美玉。

接下来,“马头尘土从飞仆,鳌背星辰欲动摇”通过描绘马蹄扬起尘土和仿佛连星辰都为之摇曳的场景,进一步渲染了节日的繁华与喧嚣。"梅弄粉香风不定"写梅花散发出淡雅的香气,微风吹过,更显朦胧之美。"柳添黄色雪才消"则点明此时是初春时节,积雪刚刚消融,新绿的柳枝增添了几分生机。

最后两句“太平有象黎民乐,一曲笙歌倚洞箫”表达了诗人对太平盛世的赞美,百姓安居乐业,笙歌悠扬,洞箫声中洋溢着欢乐气氛。整首诗以月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元宵节的喜庆与祥和,以及人民生活的安宁与快乐。

收录诗词(797)

凌云翰(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博览群籍,通经史,工诗。元至正间举人。洪武初以荐,授成都府学教授。后坐事谪南荒。有《柘轩集》

  • 字:彦翀
  • 籍贯:浙江仁和

相关古诗词

元夕次陈尹子善韵(其三)

神仙宫府画图开,端使诗人咏有莱。

灯火直从天半落,绮罗都向月中来。

已闻献策瞻龙衮,又见吹笙下凤台。

莫遁草茅无补报,也曾终夕望三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望云图

长空望极转销沉,独立苍茫辨远岑。

爱日每关为子意,看云长动忆亲心。

自怜五色衣将弊,谁记三山路更深。

莫遁大行成往事,诗传陟岵有遗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方叔几午峰书舍诗卷

白云孙子笔砚灵,明德与汝称惟馨。

午峰门对结精舍,三传阁束穷遗经。

时来华裾识葱翠,夜半梨杖吹烟青。

慈亲和胆助勤苦,伫听唱名当大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分题得钟山送沈明德

钟山正对石头城,进士元非隐士名。

好看龙蟠并虎踞,争教鹤怨与猿惊。

三春游兴云同远,千里归心月共明。

去去会登群玉府,致身何必羡蓬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