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刑彭仲节平叛卒

千兵喝赏黄金尽,六月临戎白刃寒。

慷慨丈夫为事别,太平人物济时难。

谁言江左无王谢,今喜军中有范韩。

汉节梅花留不住,借君一剑斩楼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千军万马领取丰厚赏赐,六月出征刀剑寒光闪烁。
豪情壮志的人为事业离别,和平年代的英雄应对时局艰难。
谁曾说江东没有王谢那样的家族,如今欣慰军中出了范韩这般人才。
手持汉节的使者无法留住梅花般的忠诚,借你一剑斩断楼兰的威胁。

注释

千兵:众多士兵。
喝赏:领取赏赐。
黄金尽:丰厚的赏金。
六月:炎热的夏季。
临戎:出征。
白刃:寒光闪烁的刀剑。
慷慨:豪迈大方。
丈夫:指有担当的人。
为事别:因事离开。
济时难:应对困难的时局。
江左:江东地区。
无:没有。
王谢:比喻世家大族。
今喜:如今庆幸。
范韩:借代英勇的人物。
汉节:古代使臣的信物。
梅花:象征忠诚。
留不住:无法挽留。
借君:借给你。
一剑:一把剑。
斩楼兰:比喻消灭敌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英勇的将领彭仲节在战争中的表现。首句“千兵喝赏黄金尽”展现了军队的豪迈气势和对胜利的渴望,黄金赏赐激励着士兵们奋勇向前。接着,“六月临戎白刃寒”以炎热的夏季和冰冷的兵器,渲染出战斗的紧张与残酷。

“慷慨丈夫为事别”歌颂了彭仲节作为大丈夫的决绝与担当,他为了事业不惜分别,显示出高尚的品格。诗人进一步强调了他的才能:“太平人物济时难”,在国家动荡之际,彭仲节这样的英雄人物显得尤为珍贵。

“谁言江左无王谢”引用历史典故,暗示彭仲节具有王导、谢安那样的才德,能够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最后一句“今喜军中有范韩”借用范增和韩信的典故,赞美彭仲节的智勇双全,期待他能像他们一样建功立业,以“汉节梅花留不住,借君一剑斩楼兰”的豪情,消灭敌人,保家卫国。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典故的运用,赞扬了提刑彭仲节的英勇和智谋,表达了对他的敬佩和对胜利的期盼。

收录诗词(989)

戴复古(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晚年总结诗歌创作经验,以诗体写成《论诗十绝》。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著有《石屏诗集》、《石屏词》、《石屏新语》

  • 字:式之
  • 籍贯: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
  • 生卒年:1167年-约1248年

相关古诗词

曾云巢同相勉李玉涧不赴召

诏书催赴紫宸班,九奏君王乞挂冠。

日暮倒行非我事,急流勇退有何难。

地灵不隐金砂胜,秋水长流玉涧寒。

好把山林寄图画,试教天下故人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曾云巢年八十聪明不衰小楷写六经家有小楼日登览不倦诸监司尝荐遗逸

八十云巢老,诸公旧典刑。

心情古井水,辈行晓天星。

身健登高阁,眼明书六经。

尝闻荐遗逸,何以报朝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曾景建得罪道州听读

闻说乌台欲勘诗,此身幸不堕危机。

少陵酒后轻严武,太白花前忤贵妃。

迁客芬芳穷也达,故人评论是耶非。

饱参一勺濂溪水,带取光风霁月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渝江绿阴亭九日燕集(其一)

佳节重有感,人间行道难。

登高苦无地,把酒一凭栏。

山迥暮烟合,江空秋水寒。

沙头有鸂鶒,莫作鸳鸯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