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禅僧释正觉所作,以禅宗的机锋和修行境界为主题,对禅师和化主的形象进行了描绘和赞美。首句"机锋不敏,神观不清"看似贬抑,实则暗含禅师们的超脱与内敛,机智而不显露,神态清明而非凡。接下来的"一点寒灰后,三乘热碗鸣",通过比喻,形容禅修者在寂灭与醒悟之间,如同寒灰复燃,智慧如热碗中的声音,深沉而有力。
"历代祖咽喉把定",意指禅师们继承并坚守了禅宗的法统和传统,"十方心手段放行"则强调他们以广大无边的胸怀,自由自在地运用佛法。最后两句"春风剪剪兮,物像英英",以春风轻拂万物,形象生动地描绘出禅师们如春风般柔和又充满生机的教化影响,使得世间万物都显得生机盎然,佛法的力量深入人心。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展现了禅宗修行者的内在修为,也表达了对禅师智慧与慈悲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