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禅僧释正觉所作,描绘了一位修行高深、性格坚韧的禅师形象。"老节疏踪,傲雪之松"运用了松树的比喻,象征禅师年迈却依然坚韧不屈的精神,如同傲立寒冬的松树。"真智證理,吟云之龙"进一步赞美他的智慧和领悟力,将他比作吟游于云间的神龙,寓意其智慧深邃。
"饱丛林而彭亨肚,善知识而隗磊胸"描述禅师在佛法中广博学识,肚量宽广,胸怀坦荡,如同丛林中的大肚能容物,对佛法有着深厚的积淀和包容性。"春成万物兮平等无像,海吞百川兮自然有容"则表达了禅师的平等观和包容心,认为万物生长皆平等,如同大海接纳百川,自然而然地展现出宽广的胸怀。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赞美禅师修行境界和人格魅力的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禅宗崇尚自然、平等和包容的核心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