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闺

落花飞絮拥重门,呖呖啼莺绕内垣。

罗幕已开天未晓,珠璎再整日初暄。

帘栊夕照金蝉亸,庭院东风宝篆温。

雁阻衡阳书不到,可堪惆怅对黄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春闺》描绘了一幅春日闺房的细腻画面,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思乡之情。

首句“落花飞絮拥重门”,以落花和飞絮的景象,营造出春日特有的轻盈与飘逸,同时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季节的更迭。重门紧闭,仿佛隔绝了外界的喧嚣,也预示着主人公内心的封闭与孤独。

次句“呖呖啼莺绕内垣”,通过莺鸟的啼鸣,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同时也反衬出主人公内心的寂寞与空虚。啼莺环绕内垣,似乎在诉说着无尽的思念与期待。

“罗幕已开天未晓”一句,展现了清晨时分的宁静与朦胧,罗幕的开启象征着新的一天开始,但主人公的心境却依然沉浸在夜的深沉之中,难以自拔。

“珠璎再整日初暄”则进一步描绘了主人公在晨光初现时的整理打扮,试图以最美好的姿态迎接新的一天,但内心的情感波动却难以掩饰。

“帘栊夕照金蝉亸,庭院东风宝篆温”两句,将时间推移到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洒在帘栊上,金蝉低垂,庭院中微风吹过,宝篆(香炉)散发出温暖的气息。这一场景既美丽又略带伤感,仿佛在诉说着时光的流转与岁月的无情。

最后,“雁阻衡阳书不到,可堪惆怅对黄昏”点明了主人公的思乡之情与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衡阳雁是古代诗词中常用的意象,象征着远方的亲人或消息。雁阻衡阳,意味着书信无法送达,使得主人公在黄昏时分更加感到孤独与惆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构建了一个充满哀愁与思乡之情的春日闺房场景,表达了主人公在春日里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与无奈之情。

收录诗词(82)

林廷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烟霞病叟,成化二十年(1484)成三甲进士,历吏科给事中、工科都给事中,因涉唐寅考场舞弊案,被贬海州判官,弘治十六年(1503)升任湖南茶陵知州,倡建洣江书院,聚生徒讲解儒家经典,风雨无阻,寒署不辍。正德十三年(1518)八月,福州士兵因索饷哗变,因士兵怨左布政使 伍符裁省月粮。廷玉与副使高文达出面劝解得缓。后因御史董建中劾其拗执褊刻,乞归,家居二十年,著述自娱。嘉靖十一年(1532)病逝,终年78岁。有《南涧文录》

  • 号:南涧翁
  • 生卒年:1483

相关古诗词

夏仲

熟梅天气雨霏霏,山馆清凉尚夹衣。

蛱蝶乱丛沿径见,鸳鸯几对傍湖飞。

绿槐团影当庭院,青草和烟上钓矶。

一枕睡馀天正午,梁间双燕哺雏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避暑

无奈炎威侵我急,閒来扫迹遁虚空。

松亭况遇连朝雨,竹坞清涵一榻风。

汩汩流泉岩石上,丛丛芳桂野山中。

烦襟终日凭驱遣,欹枕难禁午睡浓。

形式: 七言律诗

中秋

八月今朝十五日,烟霞病叟有遐思。

九秋到此平分处,百岁于吾强半时。

好月照怀何皎皎,西风吹鬓且丝丝。

生平肮脏知何处,且对清光酌一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斑竹杖

八尺筇身少带根,常扶野老出山村。

却怜楚玉新裁制,犹染湘姬旧泪痕。

天禄藜然烟已息,葛陂龙化迹空存。

杨羲梦断无消息,九节人间恐漫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