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之番禺

秋风夕起鸿雁翔,金井露凉梧叶黄。

揽衣待旦不遑寐,明月皎皎夜未央。

问君客游向何方,言往百粤穷炎荒。

浪波沄沄一苇杭,西溯彭蠡越章江。

舆轿踰岭梯重冈,仆夫下上如鸟䀪。

番禺在昔财赋疆,尉佗称王兵力彊。

百年五世巳陈迹,荒台草露沾衣裳。

野芳涧卉吹天香,蛎房柱蠹罗椰浆。

飞鸢跕跕海气苍,览古冯高兴慨慷。

蹇予局促马在枊,安能与子同徜徉。

罗浮勾漏令乞得丹砂烦寄将。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袁华的《送人之番禺》描绘了秋夜的景象和友人远行的情境。首联“秋风夕起鸿雁翔,金井露凉梧叶黄”,以秋风、鸿雁和落叶渲染出凄清的离别氛围,金井露凉暗示着季节更迭和时光流逝。

颔联“揽衣待旦不遑寐,明月皎皎夜未央”写诗人因送别而彻夜难眠,明月高悬,夜色漫长,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挂念。接下来的诗句通过想象友人旅途的艰辛,“浪波沄沄一苇杭,西溯彭蠡越章江”,展现了友人乘舟逆流而上的壮志。

颈联“舆轿踰岭梯重冈,仆夫下上如鸟瞵”细致描绘了山路崎岖,仆从劳顿的场景,凸显出旅程的艰难。诗人提及番禺的历史,“番禺在昔财赋疆,尉佗称王兵力彊”,寓言友人此行的目的地曾是繁华之地,但已成过往。

尾联“百年五世巳陈迹,荒台草露沾衣裳”感慨岁月变迁,昔日辉煌已成遗迹,只剩荒草露水。诗人虽不能同行,但仍寄情于自然景色,“野芳涧卉吹天香,蛎房柱蠹罗椰浆”,并期待友人带回罗浮山的丹砂。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又有对历史变迁的感叹,以及对友人旅途的祝愿,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深厚的情感底蕴。

收录诗词(560)

袁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篆冢歌

庖牺卦画龟龙出,颉诵造书鬼夜泣。

俯观鸟兽蹄迒迹,依类象形文字立。

以迄三五咸东封,改易殊体靡有同。

周官保氏教国子,六书大义开群蒙。

太史籀文古少异,小篆双省由秦始。

仓颉爰历博学篇,三家著述初传世。

秦燔经籍狱讼炽,乃尚隶书趋约易。

古文虽绝汉草行,尉律学僮乃课试。

东阁祭酒太岳孙,夙尝受业贾氏门。

闵悼俗图昧所向,博采籀古加讨论。

揭示上下明指事,转注假借形声意。

立为一端亥毕终,分别部居不杂厕。

亘千万古知字源,昭若列星丽躔次。

中兴斯学曰阳冰,入室操戈胡背戾。

二徐训释浩江河,仲也袪妄言不颇。

吴兴张有尔杰出,复古正俗订舛讹。

布衣道士钱唐住,玩世端如郭忠恕。

三十六举仅成编,蝉蜕遗踪不知处。

席中加带恶安西,鼓皮离禹良可吁。

汉家去古尚未远,成皋印文犹重摹。

云间读书苦嗜古,手校科虫辨鱼鲁。

明窗净几风日佳,临摸一埽千番楮。

商彝周鼓真吾师,■扁沈著沙画锥。

鸾回凤翥龙夭矫,长戈短剑相交驰。

书草日积充栋楣,保爱何啻璧与圭。

细林山中一抔土,缃笈缄縢重闭之。

于乎禊帖藏玉匣,终致温韬举菜锸。

亦恐虹光夜烛天,定有窃开窥笔法。

冢头草,鸣寒蛩,薶文瘗笔同高风。

后三千年见白日,好事应营马鬣封。

形式: 古风

题黄侯子正盘松画壁

高景山中十八公,轮囷伛偻何龙钟。

苍髯贞操凛冰雪,偃卧丘壑辞秦封。

谷城之老黄石翁,左右驰突两石弓。

短衣疋马射猛虎,解后一见倾深衷。

别来相思形梦寐,素壁幻出支离容。

不材匠石虽见弃,择荫麋鹿还相从。

社栎固能齐上寿,汉柳徒解瞑东风。

昔遇剡源为作传,今托妙墨垂无穷。

方当文轨四海同,草木犹沾雨露浓。

他年奉诏写王会,图形共进蓬莱宫。

形式: 古风

题金人张圭芦雁图

金源画马惟李早,亦有张圭善花鸟。

写生八雁芦渚边,眼中彷佛龙河道。

双飞双栖噰噰宛颈求其雌,大泽雪深一丈许,踪有缯缴将奚施。

形式: 古风

谢陈彦廉惠绵

三吴蚕缫甲天下,阴阴百里连桑柘。

鸣鸠拂羽戴胜飞,曲箔爰施墐庐舍。

春阳煦妪子渐肥,摘花汲水奉浴时。

终朝内薄在怀抱,宛若玄蚁初生蚳。

弱翎轻拂籧筐内,早凉风戾柔桑脆。

榾柮烟浓帘幕垂,三俯三眠将委蛇。

簇上濈濈秋莲房,功立身废茧如霜。

栏灰涚水实泽器,缲丝䌟纩寒冰光。

古者筑宫临水曲,大昕之朝君乃卜。

缲三杯手布三宫,黼黻文章成祭服。

又闻炎汉中兴年,萧条千里无人烟。

群凶扫荡己灭迹,野桑成茧橹生田。

秪今风尘清海㝢,五日一风十日雨。

深村何地不桑麻,青镫比屋闻机杼。

我耕且学居岩阿,两鬓刁骚柰老何。

短布单衣才掩骭,饭牛扣角病身多。

楚夷抚巡江上屯,三军皆如挟纩温。

古来壮士树名节,感慨能忘一饭恩。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