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浚上人归扬州禅智寺

?露宗通法已传,麻衣筇杖去悠然。

扬州后学应相待,遥想幡花古寺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翻译

佛法精髓已经传授,身披麻衣手握竹杖悠然离去。
扬州的晚辈弟子想必会等待,想象他在那古老的寺庙前招展着幡花。

注释

露宗:佛法的精髓。
通法:普遍流传的佛法。
已传:已经传授完毕。
麻衣:僧侣的粗布衣服。
筇杖:竹杖,古人出行常用。
去:离开。
悠然:轻松自在的样子。
扬州后学:扬州的晚辈弟子。
应相待:应该在等待。
遥想:想象。
幡花:寺庙中用来招引信徒的旗帜或花朵。
古寺:古老的寺庙。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权德舆的《送浚上人归扬州禅智寺》,通过鉴赏,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佛法修持的尊崇。

"露宗通法已传,麻衣筇杖去悠然。"

这里,“露宗”指的是佛教中的法要或教义已经被广泛传播开来,而“麻衣筇杖”则是出家人的象征,表明浚上人即将踏上归程,手持的筇杖显示了一种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心境。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展现了对友人修佛之路的理解与支持。

"扬州后学应相待,遥想幡花古寺前。"

“扬州后学”指的是朋友将要到达的目的地,这里也暗含着诗人对朋友未来佛法学习之地的期待和祝愿。“幡花古寺”则描绘了一种静谧美丽的景象,幡花在风中飘扬,古寺沐浴在岁月的沉淀之中。诗人通过这样的意象,表达了自己对朋友未来的美好憧憬和期待。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远而不失深情的友谊,以及对佛法的尊重与向往。诗人的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不仅传递了送别之情,更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净化的境界。

收录诗词(388)

权德舆(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徙居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唐朝文学家、宰相,起居舍人权皋之子。掌诰九年,三知贡举,位历卿相,在贞元、元和年间名重一时

  • 字:载之
  • 籍贯: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
  • 生卒年:759年-818年

相关古诗词

送袁太祝衢婺巡覆

校缗税亩不妨闲,清兴自随鱼鸟间。

知君此去足佳句,路出桐溪千万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埇桥达奚四于十九陈大三侍御夜宴叙各赋二韵

满树铁冠琼树枝,樽前烛下心相知。

明朝又与白云远,自古河梁多别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徐孺亭马上口号

湖上荒亭临水开,龟文篆字积莓苔。

曲江北海今何处,尽逐东流去不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栖霞寺云居室

一径萦纡至此穷,山僧盥漱白云中。

闲吟定后更何事,石上松枝常有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