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怀十二首(其三)

晚林脱馀照,栖鸦上林端。

危枝不容足,踏踏殊未安。

相乘狐狸暴,宁苦风霜寒。

微生尚忧患,物理几相残。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傍晚时分林间的景象,通过栖鸦的动态和环境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幽思与忧虑。

首句“晚林脱馀照”,描绘了夕阳西下,余晖洒在林间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接着,“栖鸦上林端”一句,将视角转向了林梢的乌鸦,它们正缓缓飞向巢穴,这一画面既生动又富有诗意,仿佛是自然界的和谐一幕。

“危枝不容足,踏踏殊未安”两句,通过乌鸦在树枝间跳跃的动作,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不稳定性,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不安定感。危枝象征着不稳定的生活状态,而乌鸦的“踏踏”声,则是对其处境的担忧与焦虑的体现。

接下来,“相乘狐狸暴,宁苦风霜寒”两句,将视角从自然界的生物扩展到更广泛的社会现象。狐狸的“暴”可能象征着社会中的不公或恶行,而“宁苦风霜寒”则表达了对这些恶劣行为的无奈与痛苦。这两句不仅深化了主题,也增加了诗歌的深度和广度。

最后,“微生尚忧患,物理几相残”两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在“微生”(微小的生命)面前,忧患无处不在,自然界和社会中的一切似乎都在无情地相互残害。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生命脆弱、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慨,以及对和谐共存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乃至社会的深入洞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深切忧虑。

收录诗词(274)

冯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幽怀十二首(其四)

李渤隐嵩高,愈退名愈重。

区区水南北,一呼辄为用。

沽激本同辙,出处或异动。

善闭不可窥,少室有馀颂。

形式: 古风

幽怀十二首(其五)

少年气力壮,巾车骋游历。

行人不能到,贪远未有适。

昔人六十化,万事岂如一。

谁为持寸光,环中照心迹。

形式: 古风

幽怀十二首(其六)

高架环四壁,古书浩万卷。

腐儒坐相守,大义老不断。

群言几可用,吾道一能贯。

巨贤已经世,博士方浩叹。

形式: 古风

幽怀十二首(其七)

秋后无多日,山中已倍寒。

虫声闻壁脚,雾气出林端。

农事黄时毕,天形碧处宽。

骚人方适意,白露团幽兰。

形式: 古风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