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中兄典邵州

官骑连西向楚云,朱轩出饯昼纷纷。

百城兼领安南国,双笔遥挥王左君。

一路诸侯争馆谷,洪池高会荆台曲。

玉颜送酒铜鞮歌,金管留人石头宿。

北雁初回江燕飞,南湖春暖著春衣。

湘君祠对空山掩,渔父焚香日暮归。

百事无留到官后,重门寂寂垂高柳。

零陵过赠石香溪,洞口人来饮醇酒。

登楼暮结邵阳情,万里苍波烟霭生。

他日新诗应见报,还如宣远在安城。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赴任的壮丽景象,充满了对远方旅途的向往和对朋友离别的情感。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华美,是一篇典型的送别诗。

“官骑连西向楚云,朱轩出饯昼纷纷。”开篇便描绘了官员们乘坐着马车,一路向西行进,目的地是遥远的楚国。这里通过对马匹和车轮的细致刻画,展现了离别时的繁忙景象。

“百城兼领安南国,双笔遥挥王左君。”诗人提到官员将要管理的广大区域,以及他手中握有的权力。这里通过对地理范围和行政职务的描述,强调了离别者的重要性。

“一路诸侯争馆谷,洪池高会荆台曲。”接下来,诗人写到了旅途中的盛况,一路上的诸侯贵族们争相迎接,宴席上奏起了美妙的音乐。这里通过对宴席和音乐的描绘,展现了离别者的隆重欢送。

“玉颜送酒铜鞮歌,金管留人石头宿。”诗中还提到了朋友们为他送行的场景,他们用精美的玉杯举杯,为他的旅途安全而祝福。这里通过对物品和活动的细节描述,表达了离别时的情谊深厚。

“北雁初回江燕飞,南湖春暖著春衣。”随后,诗人转向自然景色,描绘了春天的到来,北方的大雁开始返回,而江南的燕子在温暖的春风中起舞。这里通过对季节变迁和生物行为的描写,增添了一种生机与动感。

“湘君祠对空山掩,渔父焚香日暮归。”诗人接着提到了远方的神灵庙宇,以及渔父(渔民)在日落时分焚烧着香料。这里通过宗教信仰和自然环境的结合,营造了一种超然脱俗的氛围。

“百事无留到官后,重门寂寂垂高柳。”诗人表达了对官职生涯中一切往事的释怀,以及在离别后那沉静无声的大门前垂挂着高高的柳树。这里通过对物象的描绘,传递了一种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情感。

“零陵过赠石香溪,洞口人来饮醇酒。”诗中还提到了朋友间互赠礼物,以及在山洞之中举行的一场宴会。这里通过对人物交往和自然环境的结合,展现了离别时的情谊和欢乐。

“登楼暮结邵阳情,万里苍波烟霭生。”诗人最后提到了自己登上高楼,在黄昏时分回望着远方,那充满忧愁的情感如同漫无边际的云雾一般弥漫开来。这里通过对自然景观和情感的结合,表达了离别时的心境。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离别的壮丽场面,更深刻地传递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织,展现了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情感联系。

收录诗词(164)

韩翃(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寒食》诗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

  • 字:君平
  • 籍贯:南阳(今河南南阳)
  • 生卒年:754

相关古诗词

送巴州杨使君

白云县北千山口,青岁欲开残雪后。

前驱锦带鱼皮鞮,侧佩金璋虎头绶。

南郑侯家醉落晖,东关陌上著鞭归。

愁看野马随官骑,笑取秦人带客旗。

使者下车忧疾苦,豪吏销声出公府。

万里歌钟相庆时,巴童声节渝儿舞。

形式: 古风

送王侍御赴江西兼寄李袁州

中朝理章服,南国随旌旆。

腊酒湘城隅,春衣楚江外。

垂帘白角簟,下箸鲈鱼鲙。

雄笔佐名公,虚舟应时辈。

按俗承流几路清,平明山霭春江云。

湓城诗赠鱼司马,汝水人逢王右军。

绿蘋白芷遥相引,孤兴幽寻知不近。

井上铜人行见无,湖中石燕飞应尽。

礼门前直事仙郎,腰垂青绶领咸阳。

花间五马迎君日,雨霁烟开玉女冈。

形式: 古风

送孙泼赴云中

黄骢少年舞双戟,目视旁人皆辟易。

百战能誇陇上儿,一身复作云中客。

寒风动地气苍茫,横吹先悲出塞长。

敲石军中传夜火,斧冰河畔汲朝浆。

前锋直指阴山外,虏骑纷纷胆应碎。

匈奴破尽人看归,金印酬功如斗大。

形式: 古风

送别郑明府

长头大鼻鬓如雪,早岁连兵剑锋折。

千金尽去无斗储,双袖破来空百结。

独恋郊扉已十春,高阳酒徒连此身。

路傍谁识郑公子,谷口应知汉逸人。

儿女相悲探井臼,前功岂在他人后。

劝君不得学渊明,且策驴车辞五柳。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