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公子.客兖州过鲁相故署,追哭先大父忠悯公

倦客羁游日。荒城鲁殿浑非昔。

不远御桥,西畔去,是老臣遣宅。

见无限、残阳衰草凝秋色。有乱馀、野老犹能识。

道颓垣废井,多是旧时遗迹。我祖多奇绩。

十年佐理声名溢。日堕星沉,天地暗,指微躯何惜。

想当日、孤臣壮志坚如石。到而今、遗血犹凝碧。

向霜晨月夜,时有忠魂出没。

形式: 词牌: 安公子

鉴赏

这首清代俞士彪的《安公子·客兖州过鲁相故署,追哭先大父忠悯公》是一首怀古抒情词,表达了作者对先人的追思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词中以“倦客羁游日”起笔,描绘了自己作为游子在荒凉的鲁殿旧址上所见的凄凉景象,与昔日的繁华形成鲜明对比。

“不远御桥,西畔去,是老臣遣宅”一句,点明了地点,暗示了历史的痕迹。接着,“见无限、残阳衰草凝秋色”,通过秋景的描绘,渲染出一种衰败与寂寥的气氛,反映出词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哀叹。

“有乱馀、野老犹能识”进一步强调了历史的动荡,连田野老人都还能辨认出这些遗迹,显示出时间的无情和人事的沧桑。“我祖多奇绩”转而提及家族的荣耀,然而“日堕星沉”、“天地暗”又预示着家族的衰落和个人的渺小感。

词的后半部分,作者将个人的情感与家族的历史紧密相连,表达了对先父忠悯公的敬仰和对逝去英雄气概的追忆。“想当日、孤臣壮志坚如石”是对先人坚韧不屈精神的赞美,“到而今、遗血犹凝碧”则寓言了他们的忠诚精神如同碧血长存。最后,“向霜晨月夜,时有忠魂出没”以幽深的意象,寄托了对亡者的深深怀念和对忠诚精神的永恒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鲁相故署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厚重和家族的荣辱,以及作者对先人的崇敬和对人生的感慨。

收录诗词(216)

俞士彪(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满庭芳.暮渡扬子江

海月腾辉,潮流拍岸,飞鸿乱下沙汀。

芦烟荻雾,山影不分明。

风飐桅灯点点,似天末、欲坠微星。

归途客,萧条行李,舟小布帆轻。飘零。

还自叹,奔驰南北,非利非名。

问年来踪迹,断梗浮萍。

只怕江神笑我,嘱舟子、莫说俞生。

孤棹快,人家烟火,依约润州城。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菩萨蛮(其一)妓馆

花香月暖珠帘捲。传杯促拍欢何限。多少故乡程。

为伊且暂停。梦回残烛暗。起佩床头剑。

上马独回眸。寒烟逐水流。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菩萨蛮(其二)再至丽水县

八年重走荒山道。半肩行李烟岚绕。洞口小桃花。

容颜怕对他。下河门外水。半是离人泪。

杜宇一声声。此时多少情。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十二时.遂昌道中

怅迢迢、千山万壑,竹杖芒鞋轻度。

满面上、蛮烟瘴雨。不觉沉沉天暮。

村店茅檐,朦胧淡月,照梦儿归去。

又却被、无赖村鸡,未晓唤回,依旧草床孤旅。

天渐明、朝炊才罢,又走羊肠歧路。

行李半肩,萧条书剑,尽染枝头露。

过岭来倦矣,危亭且自少住。

怪竹筐、携来焦饭,簌簌万千沙土。

手掬寒泉,坐餐林下,不辨甘和苦。

劝行人且饱,前途未知谁主。

形式: 词牌: 十二时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