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旱词

黄尘赤日无南北,平田见土不见麦。

秋麦垂垂尽枯死,春麦虽青不盈咫。

秋田种少未种多,田家四顾无妻子。

官河水浅舟不行,漕舟不载雨州名。

河西钞关坐不税,太仓粳稻何时至。

一春无雨过半夏,贫民望雨如望赦。

安得一雨如悬河,坐令愁怨成欢歌。

我行虽难奈乐何。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忧旱词》是明代诗人李东阳的作品,通过描绘干旱带来的社会民生之苦,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对雨水的热切期盼。

诗中以“黄尘赤日无南北”开篇,形象地描绘了夏日酷热、尘土飞扬的景象,暗示了干旱的严重性。接着,“平田见土不见麦”、“秋麦垂垂尽枯死,春麦虽青不盈咫”,生动展现了农作物因干旱而遭受的严重损失,反映了农民的辛劳与无奈。进一步,“秋田种少未种多,田家四顾无妻子”,揭示了农民在干旱面前的困境,不仅农作物受损,家庭生活也受到严重影响。

“官河水浅舟不行,漕舟不载雨州名”,描述了因干旱导致的水路交通受阻,粮食运输困难,进一步加剧了粮食短缺的问题。紧接着,“河西钞关坐不税,太仓粳稻何时至”,指出即使有粮食,也无法顺利运送到需要的地方,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运行的不畅。

最后,“一春无雨过半夏,贫民望雨如望赦”,表达了贫苦民众对雨水的渴望,如同等待赦免一般迫切。诗人呼吁:“安得一雨如悬河,坐令愁怨成欢歌。”表达了对及时降雨的强烈期盼,以及由此带来的喜悦之情。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具体的场景描绘和人物心理的细腻刻画,深刻反映了明代社会中干旱问题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深切同情。

收录诗词(1558)

李东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 字:宾之
  • 号:西涯
  •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 生卒年:1447年-1516年

相关古诗词

题袁佥事松壑图卷

高松盘拿如撄云,哀壑动地空中闻。

秋声怒呼夜涛涌,势若万马驱千军。

阴风萧萧山鬼泣,水底长蛟作人立。

老子横挥似有神,纷纷画史何嗟及。

东台铁冠金石肠,携来两袖皆风霜。

官船五月不知暑,掷笔停杯听山雨。

形式: 古风

题许廷冕职方画

路转循冈背,桥回傍水根。

幽人不到处,茅屋自成村。

浦树经秋落,山钟向晚昏。

偶然一携手,相与倒芳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斋居和亨父用杜韵二首(其一)

禁直居仍限,篇章意屡沾。

虫鱼开素帙,灯月乱疏帘。

旧事逢人说,新交与岁添。

扬郎犹抱寂,吾亦爱吾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盐]韵

送茹知县玉之新宁

乾坤三峡水,今古一奇观。

老觉襟怀壮,贫嗟道路难。

栈云朝拥马,岩树晚栖鸾。

万里峨眉月,青天尽处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