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乾坤三峡水,今古一奇观。
老觉襟怀壮,贫嗟道路难。
栈云朝拥马,岩树晚栖鸾。
万里峨眉月,青天尽处看。
这首诗描绘了三峡水的壮观景象,跨越古今,展现了自然与历史的交融。诗人通过“老觉襟怀壮”表达了对岁月流转、人生沧桑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无奈与叹息,“贫嗟道路难”一句尤为深刻,道出了人生的不易与艰辛。
接下来的“栈云朝拥马,岩树晚栖鸾”两句,运用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早晨栈道上云雾缭绕、马儿行进的场景,以及傍晚时分山岩上的树木中鸾鸟栖息的画面,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寓意着人生的起起伏伏和归宿。
最后,“万里峨眉月,青天尽处看”以峨眉月为引,寄托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和对广阔天地的渴望。这句不仅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夜景图,更蕴含了诗人对自由与远方的追求,以及对宇宙浩瀚的敬畏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不详
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江云乱人目,江水绿人衣。
苔雨疑将湿,林风听渐稀。
吴侬歌竹送,越客采菱归。
不见沧洲老,垂杨拂旧矶。
剩买城中地,多应为此君。
凉生别院雨,绿满后溪云。
秋至不改色,梦醒时一闻。
廛居或未免,聊尔洗尘氛。
两旬三见雪,雪意晚何浓。
照夜不知晓,入春翻似冬。
拥寒愁破被,试浅得孤筇。
却作东郊雨,犹堪慰老农。
种竹复种竹,屋西还屋东。
都城十日雨,长夏一林风。
宿土得馀润,团阴分小丛。
高秋想鸣佩,侧耳向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