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九月九日(重阳节)在东山寺过夜时所见的景色与心境。首句“此地苦无蟹”似乎是个小插曲,可能是在暗示诗人对食物的期待未能如愿,转而以“登山幸有樽”表达出在自然美景中饮酒自娱的满足感。接下来的两句“雨来迷峡口,江去锁荆门”,通过雨景和江流的描写,营造了一种朦胧而深远的意境,峡口被雨雾笼罩,江水似乎将荆门紧紧锁住,展现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
“城郭含烟重,郊原暝色昏”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氛围,城郭在烟雾中显得厚重而模糊,郊外的原野则在昏暗中显得更加沉寂。最后两句“西南几百里,独见一峰尊”,则将视角拉远,描绘了远处山峰的尊贵与独立,与之前的景象形成对比,既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也隐含了诗人对孤独与独立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在特定情境下内心情感的微妙变化,既有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有对个人境遇的反思,体现了明代文人诗作中常见的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审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