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其四十)

我见出家人,总爱吃酒肉。

此合上天堂,却沈归地狱。

念得两卷经,欺他道廛俗。

岂知廛俗士,大有根性熟。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看到修行人,总是喜欢喝酒吃肉。
这样的行为本应通往天堂,却反而沉沦至地狱。
念了两卷经文,就欺骗说是超越世俗。
怎知那些世俗中人,很多早已深谙佛法真谛。

注释

我见:我观察到。
出家人:指和尚、尼姑等脱离世俗生活专事修行的人。
总爱:总是喜欢。
酒肉:酒精和肉类食物,这里代指世俗享受。
此合:这种行为应该。
上天堂:得到好的报应,比喻得到好的结果。
却沈:却沉沦。
归地狱:得到恶的报应,比喻得到坏的结果。
念得:诵读完毕。
两卷经:两部佛经,这里泛指少量的佛学经典。
欺他:欺骗他人。
道廛俗:说已经超脱世俗,‘廛’原指市井,这里与‘俗’一起强调世俗。
岂知:哪里知道。
廛俗士:生活于世俗中的普通人。
大有:非常多。
根性熟:佛性成熟,指对佛法有深刻理解和领悟。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拾得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某些出家人行为不符合佛门清规的讽刺与批判。诗中的“总爱吃酒肉”指出家人违反戒律,沉迷于世俗之乐;“此合上天堂,却沈归地狱”则是说他们虽然追求升入净土,却因为自己的行为反而陷入痛苦的状态。

接下来的“念得两卷经,欺他道廛俗”显示出家人表面上的佛事学习,但实际上却是欺骗世人的庸俗之徒。最后两句“岂知廛俗士,大有根性熟”则揭示那些看似平凡的在家修行者,其实根基深厚,修为坚固。

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当时佛教界中一些不符合佛法精神行为的批评,同时也赞扬了真正有修养的俗家弟子。这首诗语言简洁,意蕴深长,体现了拾得先生的机智与深刻。

收录诗词(56)

拾得(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诗(其四十一)

我见顽钝人,灯心柱须弥。

蚁子齧大树,焉知气力微。

学咬两茎菜,言与祖师齐。

火急求忏悔,从今辄莫迷。

形式: 古风

诗(其四十二)

若见月光明,照烛四天下。

圆晖挂太虚,莹净能萧洒。

人道有亏盈,我见无衰谢。

状似摩尼珠,光明无昼夜。

形式: 古风

诗(其四十三)

余住无方所,盘泊无为理。

时陟涅盘山,或玩香林寺。

寻常只是闲,言不干名利。

东海变桑田,我心谁管你。

形式: 古风

诗(其四十四)

左手握骊珠,右手执慧剑。

先破无明贼,神珠自吐燄。

伤嗟愚痴人,贪爱那生厌。

一堕三途间,始觉前程险。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