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溪

东风满眼柳花飞,信步扶藜过小溪。

淮甸凄凉春事少,楚天空阔暮云低。

江山有意怜孤客,桃李无心恋故蹊。

纵使有家归未得,数声蜀魄为谁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翻译

春风中满眼都是柳絮飘飞,我随意扶着藜杖走过小溪。
淮河平原上春天的景色凄凉,楚天大地暮色低垂。
江山似乎有意怜悯孤独的旅人,但桃花李花却无意眷恋旧路径。
即使我有家可归,此刻也无法回去,只有几声杜鹃鸟的啼叫,不知为谁而悲鸣。

注释

东风:春风。
柳花:柳絮。
信步:随意、漫步。
扶藜:扶着藜杖,古代老人常用以行走。
淮甸:淮河平原。
楚天:泛指南方地区。
孤客:孤独的旅人。
桃李:比喻美好的事物。
蜀魄:杜鹃鸟,又名蜀魄,因其叫声凄切,常用来象征哀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行者在春日的所见所感。"东风满眼柳花飞",春天的东风轻拂,柳絮随风飘扬,填满了诗人的眼帘。这一幕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景象,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愉悦和闲适。

"信步扶藜过小溪"中的“信步”意味着随意地走着,而“扶藜”则暗示着诗人在微风中缓缓前行,手轻扶着岸边的草木,以此保持平衡,通过这一细节,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从容与享受自然之美的心境。

"淮甸凄凉春事少"转换了氛围,"淮甸"指的是淮河一带,而“凄凉”则形容那里的春天显得有些寂寞和孤独。"春事少"表明在这个地方,春天的景象并不丰富,也许是因为春光乍逝,或是由于地理环境的关系,使得这里的春意不如其他地方浓郁。

"楚天空阔暮云低"则描绘出一个开阔而又有些寂寞的晚霞景象。"楚天"指的是古代楚国的地域,"空阔"形容天空辽阔开朗,而“暮云低”则是说傍晚时分,云彩低垂,给人一种时间即将过去的感慨。

接下来的"江山有意怜孤客,桃李无心恋故蹊"中,“江山有意怜孤客”表达了大自然对于行者这种孤独旅人的关怀和同情,而“桃李无心恋故蹊”则是说那些花开的桃树和李树,并不特意地留住过往的脚步,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世事的无常。

最后"纵使有家归未得,数声蜀魄为谁啼"表达了诗人虽然渴望回到自己的家园,但却不得不留在旅途上。"蜀魄"指的是远方传来的消息或呼唤,而“为谁啼”则是询问这些声音是为了谁而发出的。这两句透露出一种深深的乡愁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享受,同时也流露出了他内心的孤独与乡愁。

收录诗词(2)

李介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梅雨潭

灵源分左界,千仞落飞泉。

散作一空雨,长如四月天。

挂岩寒练直,溅席水珠圆。

湫石龙应在,岩扉浮翠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五马山

北山从何来,昆岷而鼻祖。

并包河与江,考历不能谱。

近推连括苍,继乃至天姥。

既而南入台,盘桓遂东下。

嵯峨起东峁,沃洲兀墙堵。

孟塘五山顶,乐祖旧游处。

时髦集松下,抵掌道今古。

秀分为五龙,骈首饮平楚。

环县如负扆,为县护生聚。

隐岳耸其南,西隅列旗鼓。

其间诸名流,晋宋最旁午。

我惭貂尾续,于汝竟何补。

登楼览清秋,黄菊满樽俎。

持螯送新酒,醉为山起舞。

人生行乐耳,无徒与羊祜。

形式: 古风

一丛花令/一丛花

梨花随月过中庭。月色冷如银。

金闺平帖阳台路,恨酥雨、不扫行云。

妆褪臂闲,髻慵簪卸,盟海浪花沈。

洞箫清吹最关情。腔拍懒温寻。

知音一去教谁听,再拈起、指法都生。

天阔雁稀,帘空莺悄,相傍又春深。

形式: 词牌: 一丛花

乌夜啼

径藓痕沿碧甃,檐花影压红阑。

今年春事浑无几,游冶懒情悭。

旧梦莺莺沁水,新愁燕燕长干。

重门十二帘休卷,三月尚春寒。

形式: 词牌: 乌夜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