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曾鲁仲挽蒋同叔母二首(其二)

不乐何蕃岁一归,欧阳越客饱京师。

腰间未许印如斗,堂上还惊鬓已丝。

男子但知三釜计,人生合是百年期。

他时此恨凭谁说,见著鱼轩心转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干为悼念曾鲁仲的母亲所作,表达了对逝者深切的哀思和对人生的感慨。首句“不乐何蕃岁一归”写出了蒋同叔母生前可能因生活不如意而难得回乡一次,流露出她的辛劳与无奈。次句“欧阳越客饱京师”暗示蒋氏在京都生活艰辛,但仍然坚强支撑。

“腰间未许印如斗”表达了诗人对蒋同叔母未能获得高位的惋惜,"印如斗"象征权力和地位。“堂上还惊鬓已丝”则描绘了她年华老去,白发斑驳的景象,触动人心。

“男子但知三釜计,人生合是百年期”这两句寓言性地指出,人生短暂,蒋同叔母一生辛劳,仅满足于基本生活所需,未能享受更多富贵。“三釜计”象征简单的生活保障,而“百年期”则强调生命的有限。

最后两句“他时此恨凭谁说,见著鱼轩心转悲”,“鱼轩”指古代贵族出行乘坐的轻便车,此处借指蒋同叔母的去世。诗人设想未来,无人能再述说这份遗憾,看到她生前乘坐的鱼轩,更是悲从中来,情感深沉动人。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蒋同叔母的一生,既有对她的怀念,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富有哲理和深情。

收录诗词(82)

黄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代曾鲁仲挽蒋同叔母二首(其一)

釜灶朝晡百俭艰,卮匜滫瀡悦慈颜。

欲知妇顺妻贤处,尽在姑啼夫哭间。

庭下芝兰方擢秀,堂前松桧未应悭。

空馀马鬣崔嵬在,及见春风衣锦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和江西王仓中秋赏月韵

明晦从渠造物悭,好天佳月静时看。

一轮天外长明彻,万象胸中自屈盘。

星逐使来随处见,霜侵台迥逼人寒。

休观玉免频频捣,活国须公九转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绍熙庚戌十月偕赵仲宗舜和潘谦之曾鲁仲游九峰芙蓉寿山纪行十首(其四)十日值雨

催粥华鲸彻翠微,觉来屋瓦白差差。

初疑淡月霜天晓,忽失前山云幕垂。

田父腰镰禾欲耳,行人策杖足如锥。

老僧莫笑芒鞋苦,破釜生尘侬更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绍熙庚戌十月偕赵仲宗舜和潘谦之曾鲁仲游九峰芙蓉寿山纪行十首(其五)早观龙湫

夜宿群峰里,朝游大石湫。

寒潭飞薄雾,叠障泻洪流。

侧径苍苔滑,丛祠古木幽。

神龙好高卧,云雨不胜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