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独立荒亭上,萧萧对晚风。
天高吴塞阔,日落楚山空。
猿叫三声断,江流一水通。
前程千万里,一夕宿巴东。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孤独与宁静之美。"独立荒亭上,萧萧对晚风"一句,设定了全诗的意境,诗人独自一人站在荒凉的亭子上,与晚风相伴,这种景象既展现了诗人的孤独感,也映射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天高吴塞阔,日落楚山空"两句,则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强化了一种广阔与空旷之感,天地辽阔,日落山空,让人感到心胸开阔。
接下来的"猿叫三声断,江流一水通"一句,以猿啼三声作为背景音响,与江水的流动形成鲜明对比。猿啼虽然中断,但江水却始终如一,这不仅是景物描写,也隐含着诗人内心对于连绵不断事物的向往和赞美。
最后,"前程千万里,一夕宿巴东"两句,则表现了诗人的远大志向与行旅生活。尽管面临长达千万里的路程,但诗人却能在一天之内到达巴东,这种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令人钦佩。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特有的审美观念和哲思。
不详
唐代诗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天涯芳草遍,江路又逢春。
海月留人醉,山花笑客贫。
离杯倾祖帐,征骑逐行尘。
回首风流地,登临少一人。
年年五湖上,厌见五湖春。
长醉非关酒,多愁不为贫。
山川迷道路,伊洛困风尘。
今日扁舟别,俱为沧海人。
江干望不极,楼阁影缤纷。
水气多为雨,人烟远是云。
予生何濩落,客路转辛勤。
杨柳牵愁思,和春上翠裙。
潇洒绝尘喧,清溪流绕门。
水声鸣石濑,萝影到林轩。
地静留眠鹿,庭虚下饮猿。
春花正夹岸,何必问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