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下牢韵

独立荒亭上,萧萧对晚风。

天高吴塞阔,日落楚山空。

猿叫三声断,江流一水通。

前程千万里,一夕宿巴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独自站在荒凉的亭子上,晚风吹过发出萧瑟的声音。
天空高远,吴地边塞显得辽阔,夕阳西下,楚地的山峦空旷寂寥。
山中的猿猴叫声三声后就中断了,江水滔滔,一路畅通无阻。
未来的路程还有千万里,今夜我将在巴东投宿一晚。

注释

独立:单独站立。
荒亭:荒废的亭子。
萧萧:形容风声凄凉。
晚风:傍晚的风。
天高:天空高远。
吴塞:古代吴国的边塞。
阔:辽阔。
楚山:楚地的山。
空:空旷。
猿叫:猿猴的叫声。
三声断:连续三声后停止。
江流:江水。
一水通:江水畅通。
前程:未来的路途。
千万里:极言路途遥远。
一夕:一夜。
宿:住宿。
巴东:古代地名,今湖北巴东一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孤独与宁静之美。"独立荒亭上,萧萧对晚风"一句,设定了全诗的意境,诗人独自一人站在荒凉的亭子上,与晚风相伴,这种景象既展现了诗人的孤独感,也映射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天高吴塞阔,日落楚山空"两句,则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强化了一种广阔与空旷之感,天地辽阔,日落山空,让人感到心胸开阔。

接下来的"猿叫三声断,江流一水通"一句,以猿啼三声作为背景音响,与江水的流动形成鲜明对比。猿啼虽然中断,但江水却始终如一,这不仅是景物描写,也隐含着诗人内心对于连绵不断事物的向往和赞美。

最后,"前程千万里,一夕宿巴东"两句,则表现了诗人的远大志向与行旅生活。尽管面临长达千万里的路程,但诗人却能在一天之内到达巴东,这种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令人钦佩。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特有的审美观念和哲思。

收录诗词(270)

戴叔伦(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 字:幼公(一作次公)
  • 籍贯:润州金坛(今属江苏)
  • 生卒年:732—789

相关古诗词

江上别刘驾

天涯芳草遍,江路又逢春。

海月留人醉,山花笑客贫。

离杯倾祖帐,征骑逐行尘。

回首风流地,登临少一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江上别张欢

年年五湖上,厌见五湖春。

长醉非关酒,多愁不为贫。

山川迷道路,伊洛困风尘。

今日扁舟别,俱为沧海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江干

江干望不极,楼阁影缤纷。

水气多为雨,人烟远是云。

予生何濩落,客路转辛勤。

杨柳牵愁思,和春上翠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过友人隐居

潇洒绝尘喧,清溪流绕门。

水声鸣石濑,萝影到林轩。

地静留眠鹿,庭虚下饮猿。

春花正夹岸,何必问桃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