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三首(其三)

候火起雕城,尘沙拥战声。

游军藏汉帜,降骑说蕃情。

霜落滹沱浅,秋深太白明。

嫖姚方虎视,不觉说添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等待烽火在雕饰的城楼点燃,战场扬起漫天的尘沙伴随着战鼓声。
游动的军队隐藏着汉人的旗帜,投降的骑兵讲述着异族的情势。
秋霜让滹沱河水变浅,秋天的夜晚,明亮的太白星格外醒目。
英勇的将领正虎视眈眈,不知不觉中增派了兵力。

注释

候火:烽火。
雕城:装饰华丽的城墙。
尘沙:战场上的尘土和砂石。
战声:战斗的声音。
游军:移动的军队。
汉帜:汉人的旗帜,代表朝廷或汉族势力。
降骑:投降的骑兵。
蕃情:异族的情况或动态。
滹沱:古代河流名,在这里指代北方的河流。
浅:水位下降。
太白明:太白星(古人认为是战神之星)明亮。
嫖姚:指霍去病,西汉名将,以勇猛著称。
虎视:像老虎一样警惕注视。
添兵:增加兵力。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场边塞战争的壮观景象,充满了动感和紧张的情绪。"候火起雕城,尘沙拥战声",开篇便是战事频仍的氛围,火光冲天,雕城之上烟尘滚滚,战争的声音如同狂风暴雨般铺天盖地。

"游军藏汉帜,降骑说蕃情",这里则透露出战争的另一面,战士们隐藏在大汉的旗帜下,降服的人马诉说着异族的情感。"游军"二字传递出一种流动和不定性的感觉,而"蕃情"则让人联想到文化差异与冲突。

"霜落滹沱浅,秋深太白明",景象转换至自然环境的描绘,霜冻降临,河流变浅,秋意浓重,星辰异常明亮。这种静谧的画面与前文的战乱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两句"嫖姚方虎视,不觉说添兵",则是战士们在战争中变得如虎般勇猛,即便是在疲惫之际也不自知地渴望着增加兵力,以图胜利。这不仅展现了战士们的英勇,更透露出战争的残酷无情。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既展示了战争的激烈与悲壮,也描绘出自然景物的静谧与和谐,反映了作者对边塞生活的深刻体验及对战争状态的复杂感受。

收录诗词(10)

李约(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宗室,一作存博。郑王元懿玄孙,勉子,官兵部员外郎。有画癖,闻一士人家有张璪所绘松石幛子,乃诣购其家,弱妻已练为衣裹。唯得两幅,双柏一石,嗟惋久之,作绘练记。以至行雅操知名当时。特精楷隶,并善画梅。又萧字为梁侍中萧子云壁书,得之,崔备为之记,约自为赞,又以名其斋。《唐书宗室世系表》、《历代名画记》、《宣和画谱》、《图绘宝鉴补遗》、《萧斋记》

  • 字:在博

相关古诗词

相和歌辞.从军行三首(其一)

看图闲教阵,画地静论边。

乌垒天西戍,鹰姿塞上川。

路长须算日,书远每题年。

无复生还望,翻思未别前。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先]韵

岁日感怀

曙气变东风,蟾壶夜漏穷。

新春几人老,旧历四时空。

身贱悲添岁,家贫喜过冬。

称觞惟有感,欢庆在儿童。

形式: 五言律诗

城南访裴氏昆季

相思起中夜,夙驾访柴荆。

早雾桑柘隐,晓光溪涧明。

村蹊嵩棘间,往往断新耕。

贫野烟火微,昼无乌鸢声。

田头逢饷人,道君南山行。

南山千里峰,尽是相思情。

野老无拜揖,村童多裸形。

相呼看车马,颜色喜相惊。

荒圃鸡豚乐,雨墙禾莠生。

欲君知我来,壁上空书名。

形式: 古风

赠韦况

我有心中事,不与韦三说。

秋夜洛阳城,明月照张八。

形式: 五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