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寒扫横斜,稀疏开未遍。
烟昏雨毛空,标格终微见。
吴姬风鬓乱,睡色馀妒面。
谁令种性香,风味极不浅。
道人三昧力,幻出随意现。
塞管玉纤寒,无劳写哀怨。
不详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数笔何处山,领略分树石。
远含千里姿,间见复层出。
我本个中人,惯卧苍崖侧。
借路行人间,勃土相欺得。
那知一幅中,见此晚秋色。
悠然欲归去,远壑谁同陟。
旁人笑绝缨,捲卷成陈迹。
今年上巳日,久客望江南。
双林接脩水,石路入烟岚。
千峰出云雨,空谷吞寒潭。
苍杉郁童童,秀色动云庵。
不见庵中人,青灯耿尘龛。
空馀行乐处,攀翻闻笑谈。
风光与节物,触愁味参参。
临高望烟霭,衰涕落春衫。
先生素坦率,元日慵拜贺。
独从耶溪翁,掩门作清坐。
一尊对喧哗,酒酣巾帻堕。
忘形到挽须,困倒相枕卧。
一虫辄堕耳,忽觉风雨过。
隆隆竟不已,亟起呼灯火。
颇疑含沙流,射影阴中祸。
虫亦意堕井,咨嗟恨坎坷。
岂曰无意出,欲出但未果。
惊忧发清诗,怨语终婀娜。
夫子英伟姿,奇韵出羁锁。
那知乘一醉,遭此微物挫。
斗蚁真斗牛,此事古亦夥。
置之勿复疑,自可平物我。
我诗无好句,聊复相唱和。
恐亦有佳句,一笑千愁破。
薛公衣尚敝,饥肠转鸣雷。
天子征辽东,细君笑靥开。
吾夫虽奇蹇,要是高世材。
发必藉时耳,今岂其时哉。
往见张将军,喜曰真吾侪。
三矢定天山,英声驰九垓。
房杜未肉食,席门蒙积埃。
但馀王氏子,文字相追陪。
贤哉太夫人,智鉴照襟怀。
尝自抚其子,国鼎真盐梅。
但未识其友,试与俱而来。
窥窗见之喜,亟使罗尊罍。
果见贞观间,相逐登三台。
予尝阅旧史,至此尝徘徊。
数子初未贵,踽踽蒿与莱。
而彼一女子,底蕴遭窥猜。
何知娄师德,硕大非栽培。
譬之万顷波,但见琉璃堆。
倔强如梁公,包抚等婴孩。
掩卷发长想,鄙吝为崩颓。
吾今著田衣,百念如冷灰。
功名一破甑,掉臂首不回。
颇怪欧阳生,谀语坐差排。
人生如逆旅,岁月苦逼催。
悬知贤与愚,终作土一抔。
美恶何足道,君亦真恢谐。
愚贤君勿取,吾肯罪形骸。
不肖君谓贤,是适为吾咍。
重轻宁在子,意子定痴呆。
所喜亦清散,时时过茅斋。
明日念当行,引纸研松煤。
诗成极醇酽,蒲萄初泼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