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欧阳生善相

薛公衣尚敝,饥肠转鸣雷。

天子征辽东,细君笑靥开。

吾夫虽奇蹇,要是高世材。

发必藉时耳,今岂其时哉。

往见张将军,喜曰真吾侪。

三矢定天山,英声驰九垓。

房杜未肉食,席门蒙积埃。

但馀王氏子,文字相追陪。

贤哉太夫人,智鉴照襟怀。

尝自抚其子,国鼎真盐梅。

但未识其友,试与俱而来。

窥窗见之喜,亟使罗尊罍。

果见贞观间,相逐登三台。

予尝阅旧史,至此尝徘徊。

数子初未贵,踽踽蒿与莱。

而彼一女子,底蕴遭窥猜。

何知娄师德,硕大非栽培。

譬之万顷波,但见琉璃堆。

倔强如梁公,包抚等婴孩。

掩卷发长想,鄙吝为崩颓。

吾今著田衣,百念如冷灰。

功名一破甑,掉臂首不回。

颇怪欧阳生,谀语坐差排。

人生如逆旅,岁月苦逼催。

悬知贤与愚,终作土一抔。

美恶何足道,君亦真恢谐。

愚贤君勿取,吾肯罪形骸。

不肖君谓贤,是适为吾咍。

重轻宁在子,意子定痴呆。

所喜亦清散,时时过茅斋。

明日念当行,引纸研松煤。

诗成极醇酽,蒲萄初泼醅。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赠欧阳生善相》由宋代诗人释德洪创作,通过诗中对欧阳生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中首先描绘了欧阳生的相貌和性格特点:“果见贞观间,相逐登三台。”“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这里借指欧阳生的相貌如同贞观年间的人物,英气逼人,与他人并肩登上了高位。接着,诗人表达了对欧阳生智慧的赞赏:“但未识其友,试与俱而来。”“但”字透露出诗人对欧阳生朋友的期待,希望与之共事,共同成就一番事业。

随后,诗人通过对比,进一步凸显欧阳生的与众不同:“窥窗见之喜,亟使罗尊罍。”“窥窗”暗示欧阳生的才华和魅力,让诗人感到惊喜,于是热情地款待他。“尊罍”是古代盛酒器,此处比喻诗人对欧阳生的敬重和欢迎。通过这一系列的描述,诗人不仅赞美了欧阳生的外在形象,更强调了他的内在品质和影响力。

最后,诗人以“美恶何足道,君亦真恢谐”结束全诗,表达了对欧阳生的欣赏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他认为,外表的美丑并不重要,真正的价值在于人的内心和行为。同时,诗人也以幽默的方式回应了对欧阳生的赞美,展现出一种轻松愉快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通过对欧阳生的赞美,反映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人生价值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1809)

释德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生卒年:1089

相关古诗词

赠许邦基

邦基今年方十九,美如濯濯春月柳。

龙章凤姿绝世无,金马玉堂如故有。

酒阑爱捉玉麈尾,玉色正同批诰手。

高烧银烛拥新妆,看君落笔龙蛇走。

欲驱清景入秀句,万象奔趋不敢后。

人疑锦绣缠肺肠,不然笔端应有口。

谪仙风流今复见,况亦彷佛外尘垢。

但恐功名缠缚人,未放青山挂窗牖。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送正上人归黄龙

道人泉南来,音姿颇纯美。

观其略笑语,亦自饱风味。

相看坐终日,孤月堕止水。

但见篆畦间,青烟行未已。

朝来忽去我,秋风动衣袂。

试问安所之,笑指千峰里。

秋晚当相寻,结伴入层翠。

形式: 古风

赠吴世承

吴郎气高明,温然见标格。

文章当世家,风流走上国。

清谈落玉麈,醉袖馀诗墨。

一种富贵韵,绿发映坐客。

便觉儒生寒,枯衰酸冻色。

解来古招提,炉香伴禅寂。

宗之果潇洒,壁门应夜直。

岁晏或来归,共理登山屐。

形式: 古风

次韵寄吴家兄弟

朱门连属南昌郡,东湖褒贤拔高峻。

西山卷帘入栏楯,富贵遮人不容进。

我初见之不敢瞬,吴家诸郎特风韵。

戏语嘲之终不愠,笔锋落处风雷趁。

冰华百番一挥尽,红妆聚看眼波俊。

一堂喧阗客欢甚,大厦吞风檐月近。

君看渥洼本龙孕,俗马那能著神骏。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