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青山烹茗石,沧海寄家船。
虽得重吟历,终难任意眠。
砧疏连寺柳,风爽彻城泉。
送目红蕉外,来期已杳然。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青山烹茗石"和"沧海寄家船"两句,通过对比山中静谧的生活与大海远行的艰辛,表达了诗人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虽得重吟历,终难任意眠"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不安和矛盾,即便在自然环境中也难以真正放松,因为思想深处仍有牵挂。
"砧疏连寺柳"描绘了寺院周遭生长的垂柳与清泉相伴的宁静景象,"风爽彻城泉"则强调了这种宁静是如何穿透并滋润着整个环境。"送目红蕉外"一句中,"红蕉"可能指的是一种植物,但这里更多地象征着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留恋和不舍。"来期已杳然"表达了对未来归来的期待与不确定性。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山林生活的描绘,抒写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不安、向往与牵挂之间的微妙情感,以及对于自然和生活的深刻体悟。
不详
晚唐五代著名的文学家,被誉为“福建文坛盟主”、闽中“文章初祖”。《四库全书》收《黄御史集》10卷,附录1卷
为君惆怅惜离京,年少无人有屈名。
积雪未开移发日,鸣蝉初急说来程。
楚天去路过飞雁,灞岸归尘触锁城。
又得新诗几章别,烟村竹径海涛声。
谁言吾党命多奇,荣美如君历数稀。
衣锦还乡翻是客,回车谒帝却为归。
凤旋北阙虚丹穴,星复南宫逼紫微。
已分十旬无急诏,天涯相送只沾衣。
还家俄赴阙,别思肯凄凄。
山坐轺车看,诗持谏笔题。
天开中国大,地设四维低。
拜舞吾君后,青云更有梯。
才年七岁便从师,犹说辞家学佛迟。
新斸松萝还不住,爱寻云水拟何之。
孤溪雪满维舟夜,叠嶂猿啼过寺时。
鸟道泷湫悉行后,岂将翻译负心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