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月.题陈琴斋月舲双泛图有序

珠帘影挂银河,看万顷秋波,照成冰雪。

嫩凉乍引,钗纹露洗,鬓丝烟织。

青山空翠远,认镜里、眉痕新画出。

试听取、三尺琼箫,定有凤凰飞集。

勾留十载西湖,正独自疏狂,雾鬟轻别。

玉尊同泛,香弦偶语,让君高逸。

芙蓉都睡了,笑薄梦、游仙人未识。

但瞒过、几叶渔舟,更谁知得。

形式: 词牌: 西湖月

鉴赏

这首清代黄燮清的《西湖月·题陈琴斋月舲双泛图有序》描绘了一幅月下西湖的宁静而浪漫画面。诗人以珠帘后的银河倒影,象征着西湖秋水的清澈如镜,仿佛万顷秋波都被冰雪覆盖,营造出一种冷艳而洁净的意境。"嫩凉乍引",写出了微凉的夜风轻轻吹过,使得钗纹和鬓丝在月光下如烟如雾般朦胧。

接着,诗人通过"青山空翠远,眉痕新画出",将目光转向远方的青山,如同在镜中看到新描的眉黛,增添了画面的生动与女性的柔美。音乐响起,"三尺琼箫"中传出凤凰般的旋律,似乎吸引了天上的仙鸟降临,增添了神秘与诗意。

诗人回忆起十年前在西湖的时光,自己与友人一同疏狂,雾鬟轻别,留下了深深的回忆。他们曾在月色下共饮,弹奏乐曲,享受着高雅的生活。"芙蓉都睡了",暗示夜晚的静谧,只有他们与月色相伴,连游仙人都未曾察觉。

最后,诗人以渔舟和未知的世界作结,表达了对这份美好时光的保密和珍藏,只有他们两人知道,增添了私密与温馨的情感。整首词以月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流转,展现了西湖月夜的独特魅力。

收录诗词(236)

黄燮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剧作家。原名宪清。浙江海盐武原镇人。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后屡试不第,晚年始得宜都县令,调任松滋,未几卒。少工词曲,中年以后始致力于诗文。其诗多抒写个人不平遭遇及人民的生活疾苦,咏史吊古之作深沉豪放,颇具特色。有《倚晴楼诗集》及《倚睛楼七种曲》传世

  • 字:韵甫
  • 号:韵珊
  • 籍贯:又号吟香诗舫主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卜算子.魏塘面城小憩

烟袅柳丝长,风业帘波直。

一架荼蘼尚未花,倒影池塘碧。

昨夜雨帘纤,芳事愁狼藉。

水面轻萍载落红,春老游鱼惜。

形式: 词牌: 卜算子

忆旧游.上巳日霁,青叔招同屠修伯、郁馥塘集小竹林园修禊

认霏桃巷曲,拂柳池塘,翠舫轻移。

仄径蘼芜绿,正莺声迟客,燕语催诗。

水云自结闲契,清梦不时宜。

愿借枕游仙,扫花供职,刻竹留题。回思。

旧游处,记九陌尘香,一骑烟飞。

芳事金台盛,恁年年赋别,红雨沾衣。

美人太息迟暮,愁过牡丹期。

且倚醉徵歌,东风院落听画眉。

形式: 词牌: 忆旧游

绮罗香.题家俯之红雨吟窗画册

小院笼寒,雕栏晕午,人在花闲缥缈。

十样蛮笺,打叠闲情赋稿。

点露痕、沈碧帘栊,写风影、吹香池沼。

◆◆◆、冷和清吟,一铃微雨数声鸟。

长安芳事最盛,为问飘茵堕溷,容颜谁好。

绿叶成阴,强半浮名误了。

渐孤负、锦瑟华年,且寻取、素琴同调。

但诗成、字字怜春,落红休去扫。

形式: 词牌: 绮罗香

齐天乐.偕研仙、馥塘嘉善城南看菜花至南瞻庵

出城便与红尘隔,郊原乍开新霁。

远碧浮天,丛黄绣陌,春在板桥烟寺。花香数里。

正拂面轻寒,纸鸢风细。

竹院逢僧,石泉刚试煮茶水。

清明容易过了,爱光阴炊笋,谁证禅味。

野趣寻鸥,清游侣蝶,翻悔年年燕市。田歌唱起。

笑布地金多,太平欢喜。路入微茫,女墙斜照里。

形式: 词牌: 齐天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