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偕研仙、馥塘嘉善城南看菜花至南瞻庵

出城便与红尘隔,郊原乍开新霁。

远碧浮天,丛黄绣陌,春在板桥烟寺。花香数里。

正拂面轻寒,纸鸢风细。

竹院逢僧,石泉刚试煮茶水。

清明容易过了,爱光阴炊笋,谁证禅味。

野趣寻鸥,清游侣蝶,翻悔年年燕市。田歌唱起。

笑布地金多,太平欢喜。路入微茫,女墙斜照里。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鉴赏

这首《齐天乐·偕研仙、馥塘嘉善城南看菜花至南瞻庵》是清代词人黄燮清的作品。词中描绘了作者与友人远离城市喧嚣,踏青郊外的情景。"出城便与红尘隔"一句,表达了对尘世纷扰的疏离,一进入郊原,雨后初晴的清新扑面而来。词人通过"远碧浮天,丛黄绣陌"的景象,展现出春天的生机和色彩,板桥烟寺更添了几分宁静。

"花香数里",纸鸢随风轻轻飘荡,竹院中的僧人正在烹煮新泉,这些细节描绘了一幅恬静而富有禅意的画面。接下来,词人感叹时光易逝,清明时节的春笋烹饪,无人共享禅味,流露出淡淡的孤寂。

"野趣寻鸥,清游侣蝶",词人与朋友一同寻找自然的乐趣,与鸥鸟为伴,蝴蝶相随,然而又怀念起往昔在燕市的繁华生活,如今却感到后悔。田间的歌声响起,欢庆丰收,词人笑谈财富,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喜悦。

最后,道路渐行渐远,直至"女墙斜照里",画面在夕阳余晖中收束,留下一抹温暖而略带感伤的意境。整体来看,此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作者的情感变化,展现了词人的闲适心境与对生活的热爱。

收录诗词(236)

黄燮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剧作家。原名宪清。浙江海盐武原镇人。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后屡试不第,晚年始得宜都县令,调任松滋,未几卒。少工词曲,中年以后始致力于诗文。其诗多抒写个人不平遭遇及人民的生活疾苦,咏史吊古之作深沉豪放,颇具特色。有《倚晴楼诗集》及《倚睛楼七种曲》传世

  • 字:韵甫
  • 号:韵珊
  • 籍贯:又号吟香诗舫主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水龙吟.题沈晓沧年丈炳垣月夜渡海卷

阵云冷压艨艟,片帆如叶烟涛里。

忧时感遇,临流慷慨,素娥知未。

潮打征袍,雷轰虞鼓,睡龙惊起。

但浩歌击楫,问天不语,无人会、苍茫意。

将帅星辰有几。闪燐芒,欃枪犹指。

酒酣烛灺,望空搔首,壮心不已。

柱倚南天,剑横北斗,男儿谁是。

待扶桑日出,馀腥断瘴,借银河洗。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齐天乐(其一)三月初十日舟过临平

东风略改梅花影,千枝万枝疏朗。

碎欲飘烟,轻如散雪,醒出远村三两。溪云暗长。

看点破微茫,晓阴难酿。

认取前生,谪仙名氏在天上。

沿堤高下一色,算银樽玉板,宜谱清唱。

近树笼青,遥山媵绿,越显澹妆新样。无言自放。

叹碧落根苗,道旁谁赏。不是寻诗,几人停划桨。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齐天乐(其二)舟次皋亭

胭脂染出相思稿,轻帆画中留住。

锦湿山屏,绡明水槛,红得溪桥无路。天生艳土。

倒万斛流霞,醉伊鸥鹭。

便是仙源,不须重问旧渔父。

湔裙时节过了,正疏疏密密,摇飏烟缕。

唾晕堪怜,啼痕似别,全仗轻阴调护。春心自苦。

莫认作寻常,妒花风雨。有约重来,美人休怨楚。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减兰.题张绿卿女史折枝兰画扇

烟罗倩影。风约幽香诗味冷。一叶无须。

碧玉天然韵有馀。素心谁见。瑟瑟潇湘秋思远。

酒醒灯阑。读惯离骚不忍看。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