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登玉峰

玉琢孤峰压富沙,人行峰顶步云霞。

溪流缓去几回曲,树色幽分无数家。

翠拂寒烟平似水,红飘霜叶远如花。

明朝重向城中望,对此孤峰应不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一座玉雕般的山峰凌驾于富沙之上,人们走在峰顶,踏着云霞漫游。
溪水缓缓流淌,蜿蜒曲折,树林的色彩深浅交织,隐藏着无数人家。
翠绿的枝叶轻拂过寒冷的烟雾,如同平静的水面,红色的霜叶在远处飘摇,犹如盛开的花朵。
明天再从城中望去,这座孤独的山峰想必依然如故。

注释

玉琢:形容山峰如玉般精美。
孤峰:单独的山峰。
富沙:富裕或肥沃的土地。
人行:人们行走。
峰顶:山峰的顶部。
步云霞:踏着云彩漫步。
溪流:小溪。
缓去:缓缓流去。
几回曲:弯曲了好几次。
树色:树木的颜色。
幽分:幽深地分布。
无数家:众多的房屋。
翠拂:翠绿的枝叶拂过。
寒烟:冷冽的烟雾。
平似水:平静得像水面。
红飘:红色的叶子飘动。
霜叶:经霜后的叶子。
远如花:远看像花朵。
明朝:明天。
城中:城市中。
对此:对着这座山峰。
应不差:应该不会有变化。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徐玑的《秋日登玉峰》,描绘了秋天登高玉峰所见的景象。首句"玉琢孤峰压富沙"形象地写出山峰峻峭如玉雕,高耸于富饶的沙地之上,展现出山势的雄伟和独特。次句"人行峰顶步云霞"则描绘了登山者的身影在云雾缭绕中穿行,富有动态感。

"溪流缓去几回曲,树色幽分无数家"描绘了山间溪流蜿蜒曲折,流水潺潺,树林深处隐藏着许多人家,营造出宁静而幽深的山村风光。"翠拂寒烟平似水,红飘霜叶远如花"运用比喻,将翠绿的树叶与寒烟比作平静的水面,红色的霜叶远看如花,生动描绘出秋日色彩斑斓的画卷。

最后两句"明朝重向城中望,对此孤峰应不差"表达了诗人对明日再从城市眺望此景的期待,坚信今日所见的孤峰美景不会因距离而改变,流露出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深深喜爱和赞美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玉峰的秀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收录诗词(180)

徐玑(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文渊。祖籍福建晋江安海徐状元巷人,唐状元徐晦之裔。“皇考潮州太守定,始为温州永嘉人”。福建晋江徐定第三子,受父“致仕恩”得职,浮沉州县,为官清正,守法不阿,为民办过有益之事。“诗与徐照如出一手,盖四灵同一机轴,而二人才分尤相近”(纪昀《四库全书总目录》)有《二激亭诗集》。亦喜书法,“无一食去纸笔;暮年,书稍近《兰亭》”(叶适《徐文渊墓志铭》)后改长泰令,未至官即去世

  • 号:灵渊
  • 籍贯:浙江温州永嘉松台里
  • 生卒年:1162~1214

相关古诗词

送刘明远客和州(其二)

十载知心友,文才尔独兼。

病谙孤寝乐,贫识茹蔬甜。

冬暖梅花早,年丰酒价廉。

不愁无远信,佳句日应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盐]韵

送刘明远客和州(其一)

边郡三年守,知陪后乘安。

远游登览易,老大别离难。

红日千峰晓,清霜几树丹。

江皋一回首,念尔去凌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送华亭薛运干

三任来得禄,兹行亦是缘。

地宜惟有鹤,清职但看船。

浙水通清海,吴门隔远烟。

别离春欲半,草色正芊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送朱学谕游建上赴陈提举约

星郎复持节,垂榻待君来。

又醉闽溪酒,因沾谢屐苔。

天寒松子落,腊月茗花开。

白发伤离绪,何堪节物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